这种水果正大量上市!很多重庆人都喜欢!但小心“中毒”
在人间,有一种美味叫荔枝,剥开壳,把那果肉轻轻的放进嘴里,香甜的滋味沁入心田,一颗一颗根本停不下来。眼下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随着荔枝的热卖,一些有关荔枝的问题也引发人们的关注,比如说:荔枝吃多了容易得“荔枝病”,这个说法有依据吗?古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果真的一口气吃下300颗荔枝,吃的时间和方式不对,很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近日,央视新闻也在提醒我们,荔枝含糖量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消化道不适、低血糖,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休克。
专家更是直接给出建议,成年人吃荔枝一天不要超过10颗,儿童一天不要超过5-6颗。随即,不少网友纷纷转发,直呼“太可怕”!还有网友调侃,“吓得赶紧扔掉了手里的荔枝”。甚至讨论起所谓“荔枝病”,这事是真的吗?“荔枝病”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荔枝病?
吃荔枝真的会危及生命吗?
此前有新闻报道,印度比哈尔邦16天内有103名儿童死于脑炎,疑与吃荔枝有关。当地盛产荔枝,每年夏天都有爆发脑炎疫情。研究表明,荔枝含有毒素,空腹食用加上高温易引发脑炎。
吃个荔枝,竟然会危及生命?这次事件的调查结果,暂不得知,但吃荔枝不对,会危及生命确是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荔枝病”。不过大家先别紧张,荔枝只有在几种情况下,才会引起荔枝病,到底是哪几种情况呢?下面该划重点了!有部分人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后,出现了头晕、恶心、乏力,心慌等典型症状,这就可能患上了“荔枝病”。据专家解释,“荔枝病”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认为的一种“低血糖症”,特定人群吃荔枝后会产生这种疾病,主要症状为消化道不适等,严重的会低血糖,还会因低血糖引发抽搐、休克等症状。“荔枝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轻重两型,轻型“荔枝病”的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若救治及时,大多轻症患者均能在短时间内缓解。若延误治疗,低血糖昏迷时间超过5小时,就会相继引起全身性代谢紊乱,出现能量代谢障碍、缺氧、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因为空腹时大量食用荔枝,果糖转化成大量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给肝脏传递错误信号引发的“低血糖症”。得了荔枝病后,如果出现饥饿、无力、头晕等症状时,尽快口服葡萄糖水,以减缓症状,严重的要及时去医院。
“荔枝病”的发病人群以儿童居多,4-11岁儿童过量食用荔枝易得“荔枝病”,孩子的血糖平衡能力比较差,加上病情发展快,因此出现症状也比较快。许多家长没有空腹吃荔枝会引发低血糖的意识,在孩子出现症状后,未能及时就医或者告知医生空腹食用荔枝,也容易引起误诊。另外,吃荔枝也会出现的相关问题,小羊也给大家找到了解答:因为荔枝是高糖分、高热量的水果,进食过多容易引起体内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类似过敏的表现。常见的“上火”表现:例如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破溃,形成口咽局部炎症、口腔溃疡。所以空腹时不能短时间内一次性进食过多荔枝。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荔枝含有大量果糖,如荔枝在密闭的条件下存储,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也就是酒精,而进食这样的荔枝后会导致口腔局部酒精含量稍有升高。这与进食其他含有酒精的食物或药品会影响口腔酒精测试的原理相同。但是这种情况下,局部酒精含量不多,只要充分漱口、或进食其他食物,冲淡口腔中酒精浓度,或静待片刻,待口腔内的少量酒精挥发,就可以顺利通过酒精测试了。
每天只能吃5颗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是不可以的,荔枝糖分含量较高,会刺激体内胰岛素升高,而胰岛素是降血糖的。人体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本来就比平时低,如果大量食用荔枝,会进一步导致血糖下降,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不建议空腹吃荔枝。食用荔枝等高糖分水果,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孩子和老人别吃太多,吃完之后可以喝点盐水,或者把荔枝剥壳放盐水泡一下。 -
吃完全成熟的荔枝;
-
适量是根本;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一次最好也不要超过15颗,患病人群、老年人、儿童应根据情况酌减。
【老年人、儿童。这类人群胃肠道功能调节能力不足、免疫力较低,要尽量少吃。
肥胖人群。荔枝属于高糖、高热量的水果,建议少吃。
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的血糖调节能力较弱,容易使血糖调节失衡,应谨慎食用。】
-
拒绝空腹食用;
-
患有糖尿病、痛风、消化系统疾病等问题的特殊人群要少吃。
现在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都非常喜爱这种水果,小编提醒吃货们:好吃不贪多哦!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