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今天是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现在时间是13:26:19    瑞瑞已出生5525天4小时1分19秒  祝愿他健康快乐成长!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国内 > 快讯 > 小木偶也有大能量!这门掌中“功夫”也可以很酷!
小木偶也有大能量!这门掌中“功夫”也可以很酷!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2-10-17

前段时间,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戏火到了国外,让大洋彼岸的一众年轻观众为“戏”着了迷。今天我们就以漳州布袋木偶戏为例,看看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剧场演出直播
闽派非遗走进外国学堂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指花戏”或“掌中戏”,是傀儡戏剧种之一。锣鼓声响,演员们在掌中精准操作木偶,栩栩如生的造型和惟妙惟肖的表演相辅相成。

现场近距离表演,是木偶演员们传统和习惯的演出方式,但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往常的巡演、艺术节、出访等安排,要么取消,要么延迟。从去年开始,大家有了新的挑战,课堂直播,而学生就是外国朋友们。从艺30多年的木偶表演大师陈黎晖称,屏幕毕竟不如现场,为了尽可能激发外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他与剧团团队也下了“功夫”。

结合中国传统元素传播
这门掌中“功夫”有意思

结合高知名度的中国元素输出非遗文化,漳州木偶剧团的艺术家们费了许多心思,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增添了不少“意思”,更是收获了不少国外“粉丝”。

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来的感谢信中,就表示此次文化传播活动中,增加的新设计融入的新元素,凸显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中国与世界的相通,受到美合作方和观众的热烈欢迎、高度赞誉。

一举一动一抛一跳皆是“戏”
记者了解到,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早年间,布袋木偶出现的场合多是迎神庙会,之后才走上舞台形成表演艺术。

从乡村小舞台走上世界大舞台,漳州布袋木偶戏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革新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传神和逼真的演技。

情感共鸣超越国界

文化底蕴是走出国门的底气

除了演员的技艺不断提升外,作为道具的木偶,也经过不断地雕琢。

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及漳州木偶头雕刻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漳州木偶剧团也成为全国唯一双文化遗产单位。

漳州布袋木偶融合了多种“福文化”于一身,不仅给漳州布袋木偶戏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其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底气。当然,对于一代代表演艺术家来说,每一次走出国门的机会,也是融合创新,交流提升的机会。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代还在坚守的布袋木偶人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欣喜的是,剧场舞台上有着很多年轻演员的面貌,而舞台下观看的人群中同样充满朝气。

都说干一行爱一行,这些坚持在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工作者们,正在用亲身经历书写,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伟大的平凡

图片

漳州布袋木偶戏,融入时代需求,融合世界潮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真可谓精益再求精进。

福建,全国唯一名字冠福的省份,福建的戏曲文化常演不衰,更是福文化的传承与体现。千百年来,八闽各地用乡音演绎戏剧,不仅有布袋戏,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歌仔戏、闽剧等等剧种,都在生动诉说着精彩的福建故事。作为非遗大省,福建目前拥有省级以上传统戏剧类非遗49项,璀璨的成绩单背后,见证了福建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给文保新生代们带来了更多的鼓励。“文保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未来,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的戏曲传承与传播,值得人们更多的了解与热爱。


TAGS:快讯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由于相关原因暂时关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

点击关闭
问题反馈
146
点击返回顶部
弹出窗口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