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江苏连云港东海水稻种植培育秧苗的时节,需要用水,不过当地有一些农户向江苏新闻广播《政风热线》节目反映,今年水源减少,农田灌溉变得更加困难。
宋先生是连云港东海县青湖镇东丰墩村的农户,种了数十亩农田,每年春种小麦夏种水稻,目前正在培育水稻秧苗,但今年灌溉用水缺乏的问题,让他操了不少心。
“原来的小沟里都有水,可以正常灌溉;今年缺水,小沟里没有水。有的用车和大塑料桶拉水过来;有的用水泵抽水。”
受天气和石安河治理影响
灌溉水源减少
据农户们介绍,村中约有农田5000亩,其中水稻育苗田上百亩,往年上游的石安河水量充足,农田旁边的水沟里都有水,可以直接引水灌溉。那么,今年为何却要多费周章呢?对此,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周强进行了解释,称灌溉水源减少主要受到天气因素和石安河治理的影响。
“第一个是今年雨水不够充足;第二个是因为进行石安河的河道治理,导致有一阶段的水补充不够及时。”
水稻秧苗长势良好
有应急水源
6月2日,政风热线节目直播连线之后,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组织委员、统战委员汪严龙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秧苗及应急水源的情况。据他介绍,水稻秧苗培育不需要大水漫灌,只需将秧田保持湿润即可,应急水源足够使用。
“发现秧田长势是良好的,在周边我们也进行了查看,距离秧田10到20米范围内就有充足的应急性水源,供秧田进行灌溉。”
虽然周边有应急水源,但一方面农户们觉得,与往年只需在农田旁边小沟挖渠引水相比,现在要拉水或者抽水灌溉,的确更加麻烦;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免担心,未来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用水,应急水源能否满足这一需求。
石安河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
“引淮入石”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据东海县人民政府网站显示,石安河位于东海县中部,全长55公里,纵贯县境南北,北起石梁河水库,南到安峰山水库,是重要的防洪保安屏障,更是具有灌溉、调水等功能的区域性骨干河道,于今年开始进行全面治理。
工程完成后可提高河道及区域的防洪排涝标准,保护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周边地区正常的工、农业生产,推进河道生态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
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周强还表示,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生产,5月27日,有关水利部门已通过“引淮入石”工程,调江淮水补给石梁河水库,用以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因水稻大面积种植而产生的需水量增加的情况。引水即将到达村庄,农户们无需担心灌溉用水不足。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