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斤海鲜去掉袋子亏半斤! 大亚湾市场监管部门严查
最近,我们记者对一些沿海景区的海鲜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打下,“整体”上缺斤少两的情况已有所好转,但厚购物袋压秤的情况却成“行规”!
5月5日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了广东江门台山市广海镇。 在广海渔人海产市场,记者随机挑选了五家海鲜档,购买了五种海鲜,分别为墨鱼、虾、花螺、大螺和海鱼。
记者用自带的电子秤,对五种海鲜分别称重,就发现均足够斤两,但去掉袋子后却“瘦身”了。

(五个袋子0.65斤,平均一个1两)也就是说5个袋子,记者就花20多元。
在广海渔人海产市场,记者注意到部分档主,会将一种印有广海镇字样的袋子挂在档口上,但装海鲜时,他们却弯腰从铺位下,拿出无标识的袋子装海鲜。档主就称,这袋子看着大但是很轻,担心鱼会扎穿普通塑料袋,所以用这种袋子。
在附近的南湾南庆海鲜市场,记者就看到一些海鲜档,上面放着四种塑料袋,记者在同一家档口购买“冻海鲜”时,档主就用薄袋子装了称重。
而在惠州大亚湾的霞涌海鲜市场,记者也购买了白贝、濑尿虾、蛏子及九节虾,加袋子用旁边市场的公平秤称重,同样足够斤两,但去袋子后海鲜同样“瘦身”了。
0.49kg,四个袋子(加水)接近一斤在霞涌市场内,记者看到,部分档主会将袋子挂在档口上,有些则将袋子口朝外底朝内,搭在篮子中。除此之外,记者还注意到,海鲜档虽然使用的袋子几乎都是统一制式,印有“环保袋”字样。但也分两种,一种是微微透明,另一种呈暗灰色不透明,相对厚重。顾客在购买海鲜时,档主们往往用厚重的暗灰袋子来装海鲜,有顾客说,遇到本地人,商家就会用薄袋子。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看起来足斤足两的海鲜,换了个袋子,顾客就“损失惨重”,如果真的仅因海鲜刺尖锐,袋子易被捅破,就用更加厚重的袋子,那为什么不可以称完再用厚袋子装?又或者我自己带个结实的环保袋去装行不行?在大亚湾霞涌海鲜市场,记者调查完后,先向市场工作人员反馈了“厚”袋子的情况。随后,记者又分别联系了两地的市场监管部门。
在江门台山广海的南湾南庆海鲜市场,档主一见有执法人员出现,便纷纷将无标识的袋子给藏了起来。两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内均发现,有不合要求的厚重袋子。
针对海鲜市场使用不合规的厚重袋子的情况,市场管理方均表示,他们在平时的检查中也有发现,并没收处理。

(▲ 这一年多来,江门台山广海渔人海产市场管理处收缴的不合格袋子)“对发现的(厚袋)我们就没收,然后销毁、给予警告;屡教不改的那些,我们就按我们市场公约,就是处罚经营、停档三天、挂黄牌警告;再屡教不改就清退出场。”有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对于海鲜市场档主使用厚袋子称重的行为,他们在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标准依据,所以平时主要由市场管理方,对档主们进行监督。“因为海鲜有特殊性,可能有些鱼类、一些螃蟹等会有带刺的情况,经营者可能就会使用一些较厚的塑料袋,防止刺把塑料袋戳破了,也可能确实会存在经营者利用一些较厚较重的塑料袋增加海鲜的重量,觉得有利可图。”谭所长还表示,下一步,他们会联合当地政府,通过加大检查、宣传力度,向档主及游客宣传“去皮称重”及“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形式,减少甚至杜绝因过厚塑料袋,而出现的缺斤少两的现象。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