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共享单车🚲
大家都不陌生
但最近有市民反映
在深圳街头看到了
共享电动自行车🛵
这种共享电动自行车旁边
还配有一个充电柜
↓
有小伙伴质疑
“深圳不是在几年前就已经
不允许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了吗?
现在又出现,合法合规吗?”
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扫码取出电池
即可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
在罗湖区地铁3号线红岭站C2号出口附近,记者看到了并排停放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不过,车辆都是停放在都汇中心小区的范围内,并施划了专用停车位。
现场的7辆电动自行车,每辆都上了白色的车牌,这说明车辆符合国标且,完成了登记上牌工作。其中6辆车上挂着安全头盔,不过记者并未发现头盔上有“3C”认证标识,并且所有电动自行车都没有安装脚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想要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只需要微信扫码取出电池、安装在电动车座椅下,就可以开始骑行,并且系统也会开始计费。归还的时候,也要确认电池已经归还,才能进行结算扣费。
续航里程达30公里
车辆已购买保险
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小程序操作锁车,随时停车并查看费用信息。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达30公里,基本可以满足出行需求。
同时,还可查询到车辆的保险信息,保险内容分为意外身故/残疾、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额分别为20万元、2万元。记者在现场的一个小时内,陆续有过路的市民停下来查看或者咨询如何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
市 民
我觉得还是很方便的,笋岗这里有些路要爬坡,骑自行车比较费劲,有这种电动车的话会轻松一点,而且街头就能直接借用。
车辆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运营方做出回应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就是7辆备案登记上牌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均没有脚踏。这是电动车上牌过程中必查的项目,说明车辆在上牌之后对脚踏进行了拆装。
其次是电动车配备头盔数量不足且没有“3C”认证,车身及扫码程序中虽然有“未满16周岁禁止骑车”的提示,但只要有微信支付功能的手机即就能操作租车,预防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开锁骑车,缺少有效管理手段。
针对这些情况,记者也联系到了共享电动自行车的运营方。
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负责人 黄润明:“关于没有脚踏的问题,是因为此前有女性用户穿裙子骑车,被搅进脚踏里,所以我们拆除了部分脚踏,现在已安排装回去。”
车辆需定点借还
不会在公共道路投放
随后,运维人员给现场7辆电动车都安装上了脚踏。而针对未满16周岁违法开锁骑车的安全隐患,运营方表示将通过实名认证来监管。
运营方还表示,共享电动自行车的运营模式为产业园、社区、公寓、酒店等进行自助出行配套,不会在公共道路投放运营,不会造成乱堆乱放等问题。通过租借电池定点取车定点还车,秩序更规范,同时电池柜为电池充电也可以消除因充电导致的联排火灾隐患。
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负责人 黄润明:“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已经开始整改,头盔我们选择符合3C认证的安全头盔。我们也会给租借的用户,准备一次性手套和浴帽,保证市民使用时的卫生。”
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也要解决好管理问题
那么,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投放是否合规,记者致电深圳交警和深圳交通运输局,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对此不少市民表示,小范围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投放,确实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是大面积推开后,管理是一个大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引导,认真研究深圳应该如何发展符合自己城市特点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并配套相应的制度保障。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