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郴州市南塔路与桐梓坪路交汇处,惊险又暖心的一幕上演,行人过马路时不慎被小车撞倒,幸运的是,过往的行人迅速集结,抬车救人。这一善举,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温暖了郴州。
监控视频显示,一辆黑色越野车与一行人发生碰撞,行人被卷入车底无法动弹。紧急关头,路过的群众、司机都停下来,纷纷伸出援手,他们合力徒手抬起车子,顺利救人脱险。
很快,交警、救护车都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处理现场,并将伤者送至医院救治,热心市民才放心离开。
经了解,伤者经医院治疗已康复回家。
当驾驶人坐在驾驶位时
因视线受到遮挡
无法直接看到车辆外部某些区域
就会形成视野盲区
给我们的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常见的驾驶盲区你都知道吗?
驾驶过程中
如何少“踩坑”,保障行车安全?
一起了解一下吧!
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车尾后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后盲区。影响前、后盲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身材等。
受盲区影响,驾驶人很难发现车辆前后方1米以下的儿童或障碍物。
▲孩子蹲在道路中央玩耍,车辆驶过时丝毫未察觉,所幸无事
💡 克服小贴士
①上车前,驾驶人应绕车一周,仔细检查车辆周围环境;
②上车后启动车辆前,先观察左右后视镜,必要时回头看一下侧后方盲区内是否有人或其它物体;
③开车期间,集中注意力多加观察,如发现车辆四周有儿童或障碍物,应及时减速、刹车;
④转弯、倒车、停车时速度一定要慢,脚放在刹车上。当对周围情况不明确时,要停车下来察看清楚再继续下一步操作。
A柱盲区即前挡风玻璃两侧的立柱挡住了驾驶人视野。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宽的距离会把视线遮挡住,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A柱窄,盲区就小。由于我们的驾驶座在左侧,所以驾车时左侧的A柱盲区会比右侧要大一些。
左右A柱盲区影响驾驶人观察左右前方的行人及非机动车。
▲车辆右转时未关注后方情况,导致事故发生
💡 克服小贴士
开车通过路口时,应控制车速,减速慢行,注意观察左右两侧行人。绿灯时,缓慢起步。作为行人,通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留意与转弯车辆之间的距离,不要在车辆旁边逗留。
路边停车时,左、右后座乘客视野会受到阻碍,很难注意到后方来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如车内人员下车前没有仔细观察后方是否有行人或者来车,贸然打开车门,很容易发生事故。
▲随意开车门,导致电动车驾驶员受伤
💡 克服小贴士
驾乘人员在下车前要养成观察左右后方路况的习惯,确认安全后再下车。除驾驶员外,乘车人尽量从右侧下车。下车时可用“两段式开门”法,即先打开一个小缝,然后扭头往后观察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后再推开车门。略微打开的车门,也能给后方起到主动示警的作用。
超车时,后车视线会被前车遮挡,可能无法观察到对向来车!
💡 克服小贴士
超车时,应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车头可略微靠左,迅速观察对向车道路况。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不得超车:
① 前车示意左转弯、掉头时;
② 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
③ 前车正在超车。
图中灰色区域为汽车行驶过程中左、中、右后视镜的可视范围,右侧车辆在可视范围外时,左车盲目变道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 克服小贴士
行车变更车道时,首先要观察内后视镜,查看后方车流状况是否适合变道。然后,车辆在变道前必须先开启转向灯,示意周边车辆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引发事故。
车辆在山区经过弯道时,内侧山体可能阻挡视野,对向来车也可能遇到此类情况。
若行经弯道时不减速或违法超车,极有可能发生事故。
▲白色车辆违法超车,未注意到对向来车
💡 克服小贴士
山区路段行车,不要盲目依赖导航等电子设备,要控制车速车距,尽量靠车道右侧行驶。行经弯道时提前减速,并鸣笛提醒其他车辆。
车辆在上坡时,会与坡面形成夹角,出现视野盲区,可能无法发现对向车辆及坡道上的其他障碍物。坡上的车辆在下坡时,也可能遇到此类情况。
💡 克服小贴士
车辆在上下坡时,应将车速降低至可控范围内,适当鸣喇叭提醒对向来车。
有的人在前挡风玻璃上贴颜色较深的贴膜,或在前挡风玻璃上悬挂物件、后挡风玻璃下放置物品等,容易影响车内人员的视线,形成人为盲区。
💡 克服小贴士
请勿在中控台及后挡风玻璃下堆放物品。
驾驶盲区危机多
驾驶人必须
注意观察、谨慎驾驶
才能避免误入驾驶盲区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