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完春节和元宵节再有几天,就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情人节。您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尽管不是法定节假日,2月14日情人节还是备受期待。一束玫瑰、一管口红、一枚戒指、一场浪漫的约会加晚餐或电影,这是向心爱的他/她表达爱意和情谊的难得机会。
年轻人都希望“有心”又“有料”,商家们也精心筹备着投其所好。各种视频、弹窗和广告文案,都在想着办法提醒消费者,节日又要到了,礼物该准备了。鲜花、香水、巧克力,包包、首饰、化妆品,只要舍得花钱,总有一款适合您。
商家们纷纷表示:有对象的,送了礼物更加甜蜜;没对象的,礼物是脱单的钥匙。要舍得花钱,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还有一些情人节文案更宣称,不要说什么男人懂不懂浪漫,他只是在看你值不值得浪漫;如果他的钱没有花在你身上,那也会花在别人身上。钱没了可以再挣,对象没了可不是花钱能追回来的。类似的“PUA”表达,想必消费者不会陌生。
由此,玫瑰变玫“贵”,过节变过“劫”。电影院的高价情侣套票销售火热,情人节的“限定款”被抢购一空。不用说,这些都是“爱的代价”。
节日接二连三,礼物推陈出新。有多少财气就有多少福气,花多少人民币就约等于几分甜蜜,这样的“福气”和“甜蜜”还真有些让人吃不消。更不消说压在年轻人头上的结婚彩礼、嫁妆和生养孩子等话题,背后的财务压力更是令人头大。
(图片源于网络)
传统佳节也好,西式节日也罢,节日的仪式感当然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参与感、投入感会让人更能铭记和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过,仪式感并不直接等于掏钱买单,有时还可以是在家做一顿饭,撸撸猫、遛遛狗,一起接送孩子上下学,或相约去献一次血,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在生活开销精打细算的当下,消费者越发理性、拒绝“被营销”,不断降低过节成本、抵制无节制过节。其实,真正的心意并不一定要借助物质传递,送给他/她“贵的”,未必就是“对的”;表意错了,花多少钱都是无用功。况且,过节毕竟是少数时候,更多时候还是要回归生活的常态。
有消费者指出,“情人节限定”可能是一个伪命题。相比于端午节的粽子和中秋节的月饼,情人节的化妆品、首饰、包包、鲜花和众多产品,时令过后还是一样卖,价格反而更低;有些产品和服务套餐不退、不换、不补的格式条款,细细琢磨起来也不太合理。“限定款”“限量版”倒成了收割“智商税”的代名词。你说让我不得无“礼”,我看你是“不讲武德”。
(图片源于网络)
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过节的方式各式各样,表达爱意的方式更有千万种,最最重要的一定是“现实中的人”。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过节买没买礼物、钱花没花到位而焦虑,或者一定要在朋友圈的晒礼物、晒价签大赛中较一个高下。
只要心中有爱,天天都是过节。保持爱与被爱的能力,表达尊重、平等、关怀和爱意,让生活在温暖的“小确幸”中得到滋养,让情感在有爱的互动中自然流露,永远比买什么、吃什么、花多少钱,更重要、更值得。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