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吉林省长春市一处机场内传来阵阵轰鸣声,一架架红蓝相间的教练机停靠在笔直的跑道上。坐在飞机上的是一位位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她们就读于以培养专业飞行人才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作为学校一部分的第七飞行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解放军第七航空学校。半个多世纪前,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学员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01
1951年4月12日,14名穿着毛皮飞行服的姑娘踏着整齐步伐来到停机坪。挺过了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闯过了艰涩难懂的理论学习,这天是她们正式开飞的日子。
“飞行是非常严肃的事,马虎的不行,随便的不行,骄傲的不行,不守纪律的不行。”教官的严谨态度让14名女飞行员铭记终生,也让刚刚摸上飞机的她们收起了自己躁动的心,踏踏实实训练飞行技巧。
秦桂芳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他说我们为什么要求这么严格,因为我们有责任把你们带好。
告别了航校与教员,女飞行员们从东北牡丹江航校飞往四川某训练基地。然而,就在她们抵达训练基地后不久,一个惊人的消息从相隔1800公里外的北京传来。
伍竹迪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突然之间告诉我们说,今年的3月8号北京要组织一个为你们庆祝的起飞典礼。我们那个激动啊,心情非常难以形容。我们刚改装,但这是任务,要完成的。
在接到起飞庆典消息的同时,空军首长明确指示:为做好首都“三八”国际妇女节起飞庆典的各项准备工作,部队一定要抓紧进行新机型改装训练。
经过33个飞行日的艰苦训练,14名女飞行员终于完成了起落航线、单机跟进编队、转场等课目。1952年2月底,她们驾驶6架里-2型飞机顺利转场到北京西郊机场,准备执行受阅任务。
02
195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北京西郊机场红旗招展,歌声飞扬。清晨,首都各界妇女代表7000多人从四面八方涌进西郊机场,参加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的起飞典礼。
11时45分,3颗开飞绿色信号弹飞上天空,胸佩大红花的女航空员们按计划登上飞机。这时,班长周映芝驾驶第一架飞机离开停机坪向跑道缓缓滑去,其他5架飞机也依次向起飞线滑行,等待起飞命令。
12时15分,在万众瞩目之下,阮荷珍驾驶的飞机离地而起,直上云霄,其他5架飞机也依次平稳起飞。
此时,机场沸腾了,人们朝腾空的飞机挥手致敬,欢呼声震天动地。
下午1时10分,女飞行员们驾驶着6架墨绿色里-2型运输机,以整齐的单机跟进队形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中央首长和首都群众的检阅。
苗晓红
第二批女飞行员
她们下午1点10分左右通过的天安门,这个时候毛泽东主席就从办公室走到院子里。当他看到女飞行员的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以后,就跟周围的工作人员说,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女航空员驾驶的飞机从我们头顶飞过了。老人家非常高兴。
此情此景不亚于开国大典上中国人民空军机群通过天安门时的盛况。人们仰望空中的铁鹰欢呼跳跃,忘情地挥舞着手臂,他们为新中国拥有女飞行员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新中国女飞行员队伍自诞生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茁壮成长。七十多年来,中国共培养出13批,近700名女飞行人员,成为世界上拥有女飞行人员较多的国家之一。
一批批女飞行员在运输机、战斗机等的驾驶和领航工作中继往开来,奉献着青春,谱写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篇章!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