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笃定、运笔自如
细节精确
徐悲鸿创作的《奔马》
让人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中国画技法
戳视频,沉浸式感受
骏马扑面而来的生命力
↓↓↓
徐悲鸿画的马
感觉正在跃出画面
画作《奔马》创作于1944年
正值徐悲鸿艺术创作的巅峰期
这幅作品,既得奔马之形
让水墨肌理呈现出
前所未有的立体透视感
又得奔马之神
赋予中国画雄健的力度
徐悲鸿画马
首先强调骨骼
在马的躯干和头部
都可以看到明显的骨骼结构
马腿、马蹄的关节处
刻画得十分清晰到位
为表现马的肌肉
徐悲鸿运用了西画的光影画法
马的臀部和背部常以大面积留白
通过明暗来表现雄健肌肉
体积感十足
徐悲鸿画的马
常常有种从画里跃出的动势
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效果
徐悲鸿纪念馆
展览典藏部主任徐冀介绍
徐悲鸿会把马腿画得很长
身子稍微瘦弱一些,鼻孔很大
而马的眼睛则是用一块重墨
含到了马头的结构里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徐悲鸿在这条创作道路上
求索了30多年
……
一匹马能展现出多少种情绪?
徐悲鸿用画作告诉你
1927年,徐悲鸿归国后
便投入到美术教学与创作中
他积极推行与实践艺术教学革新
多次举办画展为抗战筹得捐款
1931年的《九方皋》
徐悲鸿借马倾吐内心郁闷
1941年的《奔马图》
徐悲鸿以马踏漠野抒发抗敌之志
……
徐悲鸿用马展现内心情绪
↓↓↓
奔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如今,《奔马》伫立在中国美术馆
昂扬之态
鼓舞着我们
砥砺奋进、腾飞、跨越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