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王先生在问政平台《第一帮帮团》微信小程序上反映称,前段时间他在网上看到招聘货车司机的信息,于是便前往招聘公司应聘。结果一番操作下来,自己却成了贷款买车,背上了十多万元的债务。
王先生说,他在同城网站上看到一家名为盛鸿物流的公司正在招聘司机,上面的工资待遇让他很心动。
招聘公司面对面地介绍让王先生决定要入职,然而,在准备签合同之前,对方却提出,要当司机先得有车。
王先生接受了招聘公司工作人员给的方案后,就来到了银行办理贷款。他以为自己只是向公司租了一台新能源面包车,直到拿到车后,才发现这是自己买的车,而且价格还比较高。
记者走访了几家4S店,同款车报出来仅为七万多到九万。
感觉不对劲的王先生这才注意到,当初在公司所签下的并不是入职合同,仅仅是一份“线路确认合同”,并且内容含糊。合同上没有表明金额等详细信息,只是写了几个区和两趟的货源,并未提及配送金额等信息。
随后,记者以司机找工作为由来到位于盛辉国际大楼19楼的“盛鸿物流有限公司”应聘。面试人员表示,这份工作每月收入保底9000元,有合同保障,不过这样的工资保障前提是每天要拉至少两趟货。
面试人员还表示,如果后期不再从事这份工作,公司会负责回收车辆。
工作人员称
均在司机“知情”的情况下发生
该家公司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卖车挣钱。而从当天记者面试的情况来看,与王先生描述的面试情形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然而奇怪的是,王先生来找工作,为何如今相关的合同都没有见到?
本是应聘司机的工作,却被告知需要购买一部车才可以办理入职手续,这样的程序,其目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对此,法律人士表示,招聘公司要求劳动者购车作为工作前提的做法本身违法。
此外,记者查询到,这家“盛鸿物流有限公司”的经营执照上并没有关于新能源汽车销售。
王先生表示,当初公司声称在福州各个区域都设有自己的仓库,但在他提车之后,公司对于仓库的安排却一再拖延,后来,他们提供了一个位于仓山区的仓库。然而,这个仓库并非物流公司自己的仓库,而是第三方的。
对此,公司方面解释称,购车后签署的协议将会保证一定的保底收入和线路稳定性。但当记者提出想要看一下合同以及联系已入职的司机了解运输具体情况时,工作人员却不愿提供。
工作人员给保底方案
双方协商不一致
随后,这名工作人员给出解决方案,让王先生办理入职手续并安排线路,将所有细节签署在合同上,并保证在不扣除车辆费用的情况下王先生可以保底收入。
但王先生鉴于面试的经历,不愿再相信这家公司,希望退车。而公司方面提出要折损费。
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中。关于司机应聘变买车这样的经历,此前帮帮团曾多次报道,而有的热心观众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后面通过报警,公安介入,来维权。
对此,法律人士建议,这些觉得自己被骗的司机要收集证据,然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关于该家公司在招聘上以及经营范围上,存在的问题,记者也反映给了福州的人社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