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君景庭小区的居民和“浙里帮”的记者反映,说他们每天出门,"探头"成了必做的一件事,否则就很容易和车辆发生碰撞,感觉很不方便。
具体是什么情况?“浙里帮”记者小叶出发了。
杭州君景庭小区居民:
此处出过好几次事故,栏杆都被撞翻了
一到早晚高峰,拥挤的车流与人群纷纷从这里经过,滨江君景庭小区的主入口又开始了它的“忙碌模式”。与别处路口不同,君景庭小区的居民在经过此处时不仅要注意眼前飞驰而过的电瓶车,同时还要“探个头”,以防身后看不见的危险。
“旁边这个非机动车道太窄了,我们带小孩过来,感觉这条路很不安全。”正如居民王大姐所说,小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路太窄的缘故。约莫宽一米的道路上,非机动车与行人只得挤在一起通过。在行人的视觉盲区中,若是车辆行驶速度过快,便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整条马路就这么一条人行道,所以对向的人也得从我们这里走”,王大姐补充道,“这里出过好几次事故呢,在稍微靠路头一点的地方,有次连旁边的栏杆都被撞翻了。”
而除了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安全,王大姐还告诉小叶,早晚高峰时,小区里的机动车进出小区也得花上不少时间。
“早上上班的时候,得等到马路上的机动车‘断线了’才能出去。有时候得靠保安站在马路上拦住行驶车辆,要不然业主的车在小区里也成串了。”说到早上的交通问题,王大姐那是气不打一处来,“单位离家不远,但每天都得提前一小时出发!”
为何“知错不改”
社区:曾尝试拓宽,但是失败了
据了解,滨江君景庭小区是这个区块内最早的建成的一个小区。当时的人流量远没有现在大,但随着后面这些小区建成之后,区块里的人慢慢多起来了,这条公共通道车流量也就随之增大。
“之前就有关注到这个情况,也曾经尝试做过一些改变”,滨江区东信社区书记裴海祥告诉小叶,“本来是想把这条路拓宽,作为一条真正的道路来使用。但小区的地下室已经建到马路边上了,当时如果想扩张的话,小区居委会是不同意的。后来规划部门都来公示公告过了,居民还是不同意嘛,这条路的建设也就搁置了。”
针对现状,裴书记告诉小叶,居民们目前给到了两种解决方案,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疑问:第一;把这条道就改成非机动车道,禁止车辆通行;第二,把车道改成单行线,减少车流量;第三,如果要设置单行线,车辆究竟是从南到北行驶合适,还是从北到南合适。
怎样才能更为科学和专业地解决此事呢?为此,社区方面也约了规划设计方面的人员来现场勘察。
浙江工业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设计师杨岸磊表示,因为这条道路是一条公共道路,涉及到周边几个小区的居民出行,接下来他们会对这里高峰时间出行状况进行细致的研究,给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居民们“探头出行”的日子究竟何时才能结束?“浙里帮”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