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化肥生产发展非常快,也成了世界上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我们产量提高了,但效率下降了。因为你用得多了以后效率下降,下降以后,多余的养分就跑到环境里面,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
粮食产量关系着农民的收入,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对化肥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高。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曲周县的广大农村里。经过改良后的盐碱地因为化肥过量使用,出现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变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张福锁带领李晓林、王冲、张宏彦等人来到曲周。他们直接租农民的农家院,搞起了科技小院。
图:曲周县第一座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
吕增银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北油村村民
农民都拿着铁锹,来地里扶玉米。学生跟老师来了不叫动,他说玉米恢复力比较强,再生力比较强,所以说那一年的玉米,扶起来的减产了,没扶起来的增产了。
张福锁、李晓林等人牛刀小试,帮助农民减少了玉米损失。在随后走访农户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曲周县王庄村的玉米遭遇病虫害,出现大量死亡。
这种不起眼儿的小虫子叫二点委夜蛾,原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它的幼虫一般躲在麦秸下生长,喜欢在潮湿阴暗的夜间活动。
科技小院的师生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改变常用的种植方法,采用一种叫“四密一稀”的新技术,会不会缓解这个问题呢?
他们在村民王志成家的田里做起了试验。
王志成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王庄村村民
以前虫子都在麦秸下边生存,现在我们把麦秸都弄到背垄上以后,苗带地方没有了,这样就防治了病虫害。没有秸秆,它就不往那儿爬了,它光在秸秆下边生存。
如今,科技小院这种模式已经走出曲周,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截至目前,各高校一共在中国建立了1048个科技小院,遍布31个省份。
图: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
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他们的收获和体会,表达了为农业强国建设做贡献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
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总书记的话说到我们心坎上了,因为他用了“解民生、治学问”六个字,把我们15年的科技小院总结得淋漓尽致,更是一种动力,一种精神的支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只有让乡村振兴,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而科技小院正在用知识的力量,默默助推着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大战略!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