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一行朱鹮上崀山”,朱鹮野化放飞仪式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片区石田村举行。10只从陕西引进,经过一个多月野化训练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正式放归自然。
全天候监控“鸟中国宝”
据了解,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鸟中国宝”的美称,此前数量曾一度锐减至7只,经过41年的人工保护,目前朱鹮种群数量已达7000多只。此次野化放飞的10只朱鹮来自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龄均在3岁左右,亲缘关系较远,雌雄比例合理,身体健壮、发育良好。
据记者观察,新宁县崀山镇石田村野化训练网笼中,10只身体健壮、发育良好的朱鹮正悠闲地在此生活,它们或是在树枝上小憩,或是在镜头前悠闲地散步,还有几只正在水田里觅食,已经很好地融入到崀山生态环境中。目前它们状况良好,放飞条件已经成熟。为了让朱鹮尽快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崀管局派出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每天对朱鹮的生活习性进行监测。
11月将引进第二批朱鹮
据史料记载,100多年前,湖南曾经是朱鹮的繁衍生息地。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片区森林覆盖率达87%,生物品种达1026种,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新宁县委常委,崀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爱铭表示,第二批14只朱鹮将于11月从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繁育基地引进,通过野外驯化后放飞。崀山将打造朱鹮繁殖基地,重建全球纬度最低的可自我维持的朱鹮野生种群,构建我国低中纬度朱鹮生态圈。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