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了解立交,首先得从高架说起。立交可是连接高架桥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在武汉,有一座高架是创了中国纪录的,那就是常青路高架。这座桥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又创了中国什么纪录呢?武汉城建集团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盛光祖介绍,常青路起点是青年路路口,沿着常青路一直到三环线,项目地面段的长度是三公里,而高架桥的长度是2.75公里。盛光祖:“我们这块的出入口的“咽喉”(重要位置)就是我们站的位置涵洞这个区域,当时因为受到铁路的限制,双向的车行只有五个机动车道,所以交通流量非常大,每天都在堵车,路况也不是很好。”



盛光祖介绍,当时最困难的就是是征地拆迁,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和技术,是对称转体的方式,需要拆除对面一栋七层的办公楼和一栋九层的居民楼,两栋房子的拆迁资金在3个亿以上,为避免房子的拆迁,所以采取了一个非对称转体的方式。“因为是不对称的方式,长臂端是比较重的,短臂端是比较轻的,我们需要在短臂端加配重,但是短臂端加配重,如果过大的话,就没办法保持平衡,会发生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一个新型的工艺,我们就在长臂端这一块,加了一个支撑,这个支撑在地下,我们通过电机带动齿轮齿条,带动它来进行一个转体,这样的话就解决了我们整个技术的难题。”“我们还专门做了一个1:5的缩尺模型,来验证这个方法,模型到实际运用差不多有八到九个月的时间。”

立交桥所有桥柱采用爬墙虎、花叶络石等植物环绕,桥下绿化以绿地为主,便于保持视线通透。航拍镜头下,这里就是一片“绿岛”。

当时卓刀泉立交是武汉市第一座铺上彩色防滑路面的立交,可惜两年不到彩色桥面就被铲除刷黑,因为建设材料“水土不服”只能无奈“变脸”。
武汉最早的立交桥当属坐落在汉阳文化宫道口的琴台立交,它是汉口航空路经汉阳文化宫到武昌大东门必经之地,1987年8月破土动工,1988年年底全部工程竣工。琴台立交彻底“盘活”了内环线长江大桥的过江车流。我们城市飞速发展
尤其是城市道路、大桥、立交、高架桥
日新月异
据了解,2012年以后
武汉城区的主要道路都建起了立交桥
在短短几年更是铺遍三镇
武汉之大,大在城市规模,也大在交通建设,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立交桥拔地而起,串联起城市脉络,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十余载沧桑巨变,作为城市交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如今,立交桥在江城遍地开花,座座高架桥、跨江桥好似条条飞虹,让大武汉的交通从平面走向立体,塑造出新的城市格局。在建设者们的努力下,武汉的立交桥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越来越美,功能越来越强大。你最熟悉的武汉立交桥是哪座呢?
它给你的出行带来哪些变化?
在评论里说说吧!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