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跑得太快,老年人却被留在原地。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老年人如果不会智能手机操作,基本寸步难行。外卖点餐、扫码出行、预约挂号,对年轻人来说是便利,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却是麻烦与尴尬。
从去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手机App适老化改造,就是想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智能服务,让老年人能共享科技带来的便利。
2021年4月7号,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国家工信部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规范发布后,视频、购物、聊天、打车、新闻等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手机软件纷纷进行适老化改造,那么一年过后,经过适老化改造的APP,老年人是否用得顺、玩得转?
《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一、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要对字体大小和行间距进行调整;二、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各种插件、弹窗;三、严禁设置下载、付款等诱导式按键;四、不得进行与目的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以保障老年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今年1月20号,国家工信部公布了首批51个通过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的APP名单,微信、QQ、支付宝、拼多多、抖音、高德地图等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APP均在名单之中,改造后的适老版普遍特点是字大、图标大,界面简单,不乏有APP还精心设置了一键观看、一键支付、亲友代付、大音量播放等服务。可记者采访中却发现,光是从普通模式切换到老年模式这第一步,就难倒了不少老人。
我没有看过老年版的。
不知道,不知道在哪里,我们手机好多功能我们不会用。
切换入口隐蔽难找、各不相同,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叫“关怀模式”、有的叫“长辈模式”,还有的直接叫“大字版”,这成了老年人使用适老版APP的第一道拦路虎。而且,超过七成的受访老人表示,适老模式里,广告套路依旧繁多。
广告也是太多了,哎呀一天到晚都是广告。
还要帮别人砍价,试了很多次了,99.9%都是不能成功的。
老人们还向记者反映,适老版虽然界面简化了,但很多操作程序并没简化,下载、注册、登录,都是难题,尤其是涉及支付时,不同付款方式的切换,更让人头大。而网络诈骗案多发,也让老人们在使用手机支付时缺少安全感。
曾经发现我一用支付宝,然后怎么转到了花呗,刚开始我就不懂花呗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从二维码切到付款码,不太顺,这个就怕钱出差错。
智能社会,要有长辈模式,这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底线。从记者的调查来看,不少老年人对目前App适老化改造交出的答卷,并不是特别满意。截止到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50岁及以上中老年网民占比28%,达到2.83亿,“触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心目中的“适老模式”APP软件是个什么样子呢?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各种对于我们老年人使用的东西,尽量给它简单化,做到统一化。
我们老年人要掌握手机的话,就是一键式的,不需要我们到处找的,不需要点这里点那里,点半天。
那个机器人客服,我们老年人不会用,我们要求人工客服直接跟老年人服务。
对这个问题,老人们纷纷打开了话闸子,槽点多多,建议不少。2021年10月28日,《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改造调研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最让中老年人上网过程中感到为难的六个问题是,出行需要(如健康码、行程码)、医院挂号、银行业务办理、购买车票、扫码支付、线上缴费。
同时,大字体、减少广告、简化操作、大图标、人工客服,是目前中老年人对主流App适老化改造最大的五个需求。此外,界面简单、无障碍功能、方言识别能力、读屏兼容和加配字幕成为目前中老年人呼声最高的智能化指标需求。
如果说,适老化改造之前,我们直面的议题是“技术发展,该等一等老年人”, 那如今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适老化改造,该怎样落实和细化?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接下来怎么实现从有到优?
李卓,某全国大型购物平台企业APP“长辈版”负责人,经他和团队改造后的APP也是首批通过评测的51个APP之一,不论是规模还是技术,他的团队都可以算得上同行业内的天花板水平,李卓表示,如何做一个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切实解决老年人使用痛点的产品方案,对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首先打造了一个7人的核心团队,基本上把长辈版的一些底层的基础工作做好,然后联动了整个APP大概几十个产品线,大概六七百人,历时了4个月。最大的难点还是在方案的设计层面和整个资源的协调上。整个项目还是非常复杂的,所有能够接触到的页面,都要去相应的做这样一个动作。
另一位曾参与手机App适老化改造的业界人士向记者透露,改造涉及成本,企业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老年人希望减少广告,但是广告是App开发商盈利的主要来源,适老化App去掉广告后,其盈利将大受影响。
其实对企业成本,你可以看到他不可能没有成本,但是他一定是产生这个成本,但是希望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的一件事情。
此外,业界人士还表示,绝大部分App的服务对象是年轻群体,在开发和设计理念上就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而改造又是在通用版本上修修补补,并未开发独立的适老软件。比如,这次首批通过改造评测的app,七成以上为内嵌式改造,即在原软件中切换老年模式,因而现有的大部分改造,并没有真正从源头梳理、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
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老小区,它要改造停车位。其实这个东西就是你如果在这个房子照了之前,你就考虑到未来我这个地方需要停车的那这样就会好比好好过说我造完了之后再来把一些树砍掉,然后再增加停车位,这样这样会成本上会更节约一点。
加速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本意是帮助老年群体无障碍触网,但对于部分互联网企业来说,在盈利和公益的取舍之间,对APP的适老化改造就很容易走形式而不走心。适老APP要想落在实处,真正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还是得顺应老年人的需求、解决老年人的痛点,注重功能上的精细化调整,而不是迫于政策压力敷衍了事、做做样子、走走过场。
事实上,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群体对适老APP的需求不应被忽视,这个市场更是大有可为。为老年人提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既是企业的责任所在,也是行业大势所趋,更是发展银发经济的必答题。
中国目前的这个银发群体,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收入的穷困群体,有相当大的一批老年人,是有支付能力的,也有支付意愿的。目前我们老年人的消费,更多的是在线下,不是线上, 所以下一步,只要我们的互联网企业,真正把接近三亿的老年群体作为他们一个重要的目标群体,为他们提供一些非常适应其需求的消费场景、习惯,和他的这种消费方式、消费服务,众多的老年群体,一定会加入到网上经济和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大潮中去的,而这个对我们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它绝对不是一种负担,它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APP适老化改好了,老人爱用了,APP的线上的老年市场自然就大了。当然,要求企业不计代价做出完美的老年版本,这并不现实,因为数字适老化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均衡迭代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个过程。
现在我们也收到一些反馈,比如会觉得我们整个模式切换起来相对入口太深,还有一些场景没有覆盖到,我们整个的APP它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去迭代,那么整个长辈模式下是不是能够跟随着功能的迭代保证一个稳定的交付,其实这一些都是在我们后续的整体的规划的方向当中。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老年协会理论研究会委员张智敏,一直在关注APP适老化改造问题,她认为,有关部门除了要对适老化改造要制定出台更清晰,更具强制性的标准外,还要用心思考如何提升企业践行的积极性,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让“适老化”成为App研发投入市场的必要条件,不能只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爱发电”。
把它(APP适老化改造)作为一个公益性、社会性的工作来做,我们国家还应该出台一些鼓励性的政策,给他们一些资金支持,给他们一些优惠支持等,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在改造APP的时候更下功夫。
张智敏建议,想要真正降低老人对新技术的恐惧,提高老年人使用APP的意愿,还要消除老年人的“心理鸿沟”。
老年人学习能力慢,害怕受骗,所以有畏惧心理。
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很强的耐心和包容度,去有一个同理心去理解他们到底生活当中发生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从老人的视角来思考,怎么来做设计。
不会用,所以不敢用、不爱用。这就是老年人面临的隐藏在“技术鸿沟”背后的“心理鸿沟”。对于提升老人手机上网能力这件事,《2021老年人手机使用报告》的调查结论是,65.13%的老年人最盼望的问题解决者是“子女和孙辈”,最盼望的解决方式是来自子女的耐心教导,其次才是社区课程、老年大学、网络教学视频等解决方案。这也让我们感受到,心理鸿沟,其实有时候也是孝心鸿沟,亲情鸿沟,而每一个家人,都是填平这个鸿沟的力量。
武汉小伙谢俊,疫情期间,隔离在家办公时发现,父母连智能手机的很多基础操作都不会。在帮助爸爸妈妈的过程中,他萌发了专门做一款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小程序的念头。很快,他在网上召集了数百位志愿者,调查了不同类型老人使用手机的痛点,还购买了几十部不同品牌和配置的手机,进行研发。
比如说退货这个事儿,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一件事情。但是这个流程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因为所有的交互设计都是针对年轻人设计的。老年人进入一个界面以后,他们不知道该点什么,不知道该怎么下一步该怎么操作,他们得去试探,这一块成本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
从2020年5月至今,谢俊团队研发的小程序上线了100多个软件教程,4000多条技能内容,为了帮助更多老年人,他们还在网上创建了“教爸妈玩手机”小组,目前,成员已经超过了1万人。有的成员为了让家里老人掌握手机的基础操作,甚至一张图一张图把步骤画出来,这也是相当有孝心和耐心了。
那么现实生活中,
当长辈向你求助时,
你会作何反应呢?
很费神,直接上场去操作了。
按简单步骤来,尽量简化地去教他们吧!
问了比较多之后,我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耐烦,确实语气不太好。但是凶完之后,内心比较愧疚,会重新去教他们。
有人说,老人压根教不会,也有人说,老人是教了就忘,但没关系,保持耐心,关心他们,陪伴他们,行动起来,就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也都会有老的一天嘛,我们还是希望说,小时候他们怎么对我们,我们就怎么对他们嘛。都是将心比心过来的。
手把手地教,慢慢他们都会了,亲子交流的时间多了,感情也会增加。
注意沟通的技巧,要跟他们多包容一下,有些东西他是跟不上时代,但是你要把它转化成他能接收的这种词条,灌输到他的这个思想里面去,他们的今天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吧。
说到这里我们才发现,适老化改造,不是已完成,而是刚启程,它是这个时代的必答题,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家庭齐走心,适老化改造才能真正贴心,老人才能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里安心、开心!
如今的老年人,他们曾经也是推动时代发展,引领时代潮流的年轻人,不能因为这个时代的进步,而导致他们被边缘化。推动APP适老化改造,就是为了让科技发展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就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能享受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这也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生动的写照。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乐享数字生活,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