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喜欢在长沙街头巷尾探索的好动分子伶小白。
古老的长沙城,在饱经几千年的风霜后,总有一些有趣的老街巷,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探寻的。
比如在长沙市中心,有一个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的古城楼。在城楼下,有“长沙近代军工业起点”之称的长沙火药局巷,明清古城墙,以及因明清两朝善化县署而得名的县正街、高正街。
本期小白白,就带大家去这片古城楼区走走看看。
在长沙生活的人,大多都曾在这条明清古城墙下走过。
但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如今高13.4米,顶面宽6.1米,长251米的这一小段天心阁城墙,只是古代长沙城墙全长的35分之一。
之前北抵湘春路,南至天心路,曾经有一座类似西安古城墙那样恢弘大气的长沙古城墙。但随着历史变迁,古城墙已消散于世人眼前,仅余下天心阁这一小段。
如果外地来的游客,见证过岳麓山下的书香风流,饱览过湖南省博物馆的千年文物,也不妨去一趟天心阁,拾级而上登一趟长沙古城楼。
#天心阁#
天心阁的南门比北门气派很多。
入口处有几块刻着清末长沙天心阁、孔庙崇圣殿、南熏门旧貌的石雕,你可以在这对着栩栩如生的石像画卷,遥想当年岁月悠悠。
去半山腰小公园正中央,敲击一下“文夕大火警世钟”。
再沿着城墙,花30元买一张门票,就可以登楼而上。
这座自明清以来重建了13次的天心阁,就位于龙伏山巅最高峰。目前拥有“南屏”、“北拱”两座辅楼,以及一座3层楼高的主楼。
阁楼区7:30-17:00为正常的开放时间,站在这边绕着城墙走上一圈,或登上三层小楼,远眺湘江,都让人有种一窥长沙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快感。
你可以在这看到80年代设计的阁楼台阶上,雕刻有一朵朵小梅花。
也可以在城墙下的拱门里、城墙上、阁楼下等不同区域,发现战争遗留下来的“红袍大将军“(古炮台)。
甚至站在这座古人用来观测星象、祭祀天神的城楼里,一边吹着猎猎秋风,一边远眺岳麓山电视塔、长沙IFS大楼、以及贺龙体育馆的巨大摩天轮。感受站在山峰之山,一览众山小的乐趣。
很久没有来看过,小白白依然会被这里的美景所迷住。
#火药局巷#
当逛完天心阁,从公园内的小巷往山下走,你就可以依次看到火药局巷、高正街、县正街等历史老街了。
小巷纵横交错,每一条巷子口都仿佛能生出三四条岔路,而电摩是里面最为畅行的交通工具。
有着“长沙近代军工业起点”之称的火药局巷,是这些巷子里最为狭窄的一条。
也算是这几条长沙老街巷中离天心阁最近,又最不起眼的存在。在这个只有半米宽的巷道内,曾经是长沙城内铸火炮、造火药的所在地。
穿过牌楼,你可以在巷子里面拐角处,看到1859年建的一口黑漆漆的警世钟。
旁边的标志牌,让小白白找到了火药局不复存在的秘密。
咸丰九年(1859)三月,这里的军工厂发生爆炸,附近二三里内的房屋被彻底摧毁,周围的居民无一幸免,死伤无数,就连旁边的一条小河也被夷为平地。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火药局之灾”。
如今的火药局巷,只留下老旧的理发店,和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长沙人。
#县正街、高正街#
从天心阁南门不远处,就是约有1.5米宽的长沙老街高正街、县正街。
图源:伶小白
这两条老街都不长,约莫只有几百米。由明清两朝善化县署而得名的县正街上,似乎早已经找不到当年府衙大院的气派,却滋生了许多新的民宿、咖啡馆、甜品店、宵夜等新潮的小店。
青砖绿瓦间,人间烟火愈演愈烈,满街飘香的小巷子里一片欣欣向荣。
漫步在午后的长沙老街巷,小白白发现以下4家值得一去的小店。
#拼图咖啡#
这家绿色拼图主题的咖啡馆非常小,只有50多平。
主理人名叫小白,有个外号是“长沙白敬亭”。91年出生的他,在接触了5年咖啡后,跑到长沙高正街的小巷子里,开起了这家小小的咖啡馆。
这家人均35元的小店,每天11:00-19:00正常对外开放。
店内有传统咖啡、手冲咖啡、创意咖啡三种。由于他个人很喜欢乐队,就把“康姆士”、“新裤子“、“告五人”、“五条人”、“橘子海”这些乐队的名字来用做他的创意咖啡名。
图源:伶小白
小白白试了一下,25元一杯的“冰美式”,是用埃塞俄比亚日晒咖啡豆做出来的,轻微发酵后的咖啡有淡淡的酸苦味,喝起来比较清澈。
而店内自创45元一杯的“康姆士”,则让我很惊艳。
这杯咖啡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是一层厚厚的绿色开心果酸奶,里面还加入了他们自制的牛奶酱、燕麦奶,喝起来奶香味很足,让人仿佛吃了一口液体芝士蛋糕。
下面是特调的综合拼配咖啡,里面还注入了一丝丝波本威士忌,让你的口感层次更为丰富。上面白黑红三色胡椒,不仅增加了香气,还非常好看!
这一杯下去,味觉嗅觉视觉上都满足了,值得好评哇~
主理人小白说“我会觉得人生就像一块大拼图,由太多的人和事所组成。我希望拼图咖啡,就是这么一个拼接大家咖啡选择的存在。”
#周记粉店#
早就听说过周记粉店的大名,但来到这一家之后,小白白才知道她们家竟然从1893年开始,就在县正街开粉店了。
算一下,这是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在这开粉店了呀。
现在门店的主理人周姐,是从1979年继承祖传的周记粉店。她笑着说,“我记得当年的肉丝粉,还只要8分钱一碗。”
图源:伶小白
据说直到现在,这家不做加盟只有单店、100多平的周记粉店内,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老长沙米粉味道。
店内米粉没有圆粉,只有老长沙手工粉(扁粉)。以及“银排、二排、过桥、免青、轻挑、带讯干、落锅起、扣汤、宽汤、清汤、原汤、盖码”等12种煮粉面手法。一边嗦粉还能一边被科普知识咧!
小白白点了22元一碗“原汤肉丝粉+肉饼蛋”,米粉细软爽滑,汤汁是喝的出的骨头汤。据说是早起来4点多,用几十斤肉、骨头熬出的一锅汤,非常好入口,喝起来有肉的鲜香味。
清蒸出来的肉饼蛋里面加了一点胡椒,但胡椒味并不重,切的细碎的肉沫软烂,很适合老年人吃。重点是,她们家的米粉份量多,肉丝大块份量足,如果不要肉饼蛋只要12元一碗的肉丝粉,价钱还算是划得来的。
最后可以撒一点调料区的芹菜末,不用加辣椒,也可以喝的出肉汤清香。
图源:伶小白
#Smart古着#
在长沙火药局巷子口,开着一家15年纯美式“阿美咔叽”古着老店——“Smart古着”。
当小白白进去时,正看到主理人在帮北京来的客人挑选衣服。据他说,这家店主要做的是回头客的生意。
我围观了一圈,目前店内主要有机车(机车、皮衣)、军装(元年军装,越战的衣服)、工装、牛仔、摇滚等5个品类,1000多件不同时期的古着衣服、鞋子、帽子、饰品,琳琅满目。
每一件款式式样,都完全不一样,就像是一个百宝箱。
在长沙读书,学画画设计的主理人,在大学时候就开始玩古着。在那个没有微信、互联网并不太发达的90年代,他最开始从《都市流行》、《VINTAGE WORKWEAR》等一些国外进口杂志上,研究着关于古着的知识。
2007年,在化龙池开了这家“Smart古着”。2011年,搬到了火药局巷。
他说,“我觉得古着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可以在这看到服装历史的演变、以及衣服版型的变化。所有的衣服都是独一无二,一款只一件几乎不可能撞衫。”
图源:伶小白
古着是没有固定价格的,都是靠店家和顾客的阅历,去定价格。
在他眼里,美国20年代-80年之间的服饰,是古着中比较稀罕的存在,那个时期的衣服质量非常好,也做得最用心。衣服服饰用一世都用不烂。
你可以在店内看到40年代的棒球服,60年代fast color的象牌方巾,70-80年代的美国头盔钟,以及千禧年的球鞋。
“在古着的市场上,老款肯定比新款贵,因为是属于古董级别。老的机车服可能是5000元以上,新的可能就只要3000元。”
需要不断的去淘宝、发现,才能找到他所想要的真正好东西。
#忘浮沉酒吧#
在长沙县正街的青石板路上,夜晚生意最火爆的据说是这家名叫“忘浮沉”的藏式酒吧。
晚上8点多走进酒吧时,店内的人并不多。只有几个零星的散客,在吉他弹唱的歌手前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聆听民谣歌曲。
2020年开业,100多平的酒吧内,到处挂满藏式经幡、唐卡、图腾、以及其他有趣的藏式风情元素。
这里有手绘的西藏地图、降魔杵、以及藏传佛教的五财神等据说是主理人从藏民手里买来的老物件。
图源:伶小白
一位97年的山东青岛小伙,在拉萨认识了一个湖南姑娘后,就因为爱情而千里相随来长沙开了这家小酒馆。
不过相较于他们的爱情故事,小白白个人觉得酒吧的歌手才是亮点。
一个晚上店里竟然有7个歌手不间断的弹唱。有民谣、流行、摇滚、英文、经典等多个不同曲风的弹唱。
主理人说,我在拉萨认识了很多云南、贵州、四川的歌手,他们都很喜欢在不同的地方游走呆一阵子,我这里刚好就是一个音乐的聚集地,经常有外地朋友找我来玩,来店里驻唱。
到了晚上10点,小白白发现这家酒吧竟然越来越热闹,甚至找不到一个空位。
在歌手弹唱的前方,有一块长方形的藏式沙发区。
这是一块非常柔软的坐垫区,一群陌生人也可以拼坐在一起。大家欢乐的聚集在这一起喝酒、聊天、听歌,放松的享受着音乐与酒的世界,倡导着快乐万岁。
这种拼桌文化,确实让人与人之间更没有距离感了。
图源:伶小白
店内的西藏甜茶,非常好喝,又暖又咸甜,奶香奶香的。
酒水类是十几种不同地域特色的啤酒、鸡尾酒。
比较有特色的,是西藏的“拉萨啤酒、青稞酒、灵芝”、云南的“风花雪月”、台湾的“台湾啤酒”、以及新疆的乌苏啤酒。25元一罐的价格,也是非常亲民了。
图源:伶小白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家,冬天还会把青稞酒用慢火来煮着喝,加一点枸杞红枣,就像是米酒一样,1.5度也喝不醉。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