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方形市场”放到现在就是“大型综合体”,而在当时它被称作“瓦舍”。两宋发达的商业和消费能力,从这里便可窥见一斑。
△ 《西湖繁胜全景图》部分截图
>点击查看来历<<" linktype="text" imgurl="" imgdata="null" data-itemshowtype="0" tab="innerlink" data-linktype="2" hasload="1"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cursor: pointer; max-width: 100%; letter-spacing: 0.544px; font-size: 15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点击查看来历<<
瓦舍,又叫瓦子,是北宋时出现的、集各类杂耍戏曲于一体的大型娱乐场所。瓦子出现在汴京时,民间艺人们凑到一起,演出赚钱,时聚时散,就像瓦合瓦解,所以得名。到南宋,大概是由于演出场所改为室内,因此瓦子又称为瓦舍。
南宋临安城的瓦舍不少,城里城外有证可考的加起来有23处,钱湖门外的这处叫钱湖门瓦。我们不妨看看,这个景区里的“商业综合体”都有些什么。
1
“曲苑杂坛”大型Live Show
后世的曲艺和文学形式从这里开始
作为一个民间艺术的汇集地,钱湖门瓦里自然是有不少艺人的表演。
有说书、唱曲、杂剧、傀儡戏、皮影戏、杂技、相扑、器乐等等,就像央视以前一档叫“曲苑杂坛”节目的大型Live Show,很多后世的曲艺和文学形式都是从那时发展起来的。
比如说诨话,也就是说一些逗趣的话,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单口相声,就是不知道当年临安城里有没有德云社这样的社团;又比如说书,说书人通常会有一个底本,称为话本,后来有文人模仿话本的形式,发展出了拟话本,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和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逛逛逛!吃吃吃!买买买!
提升消费就得先留住人
△ 《西湖繁胜全景图》部分截图
3
在没有刷卡、手机支付的宋代
解库让支付变得更灵活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