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生们让一款机器人充当起了“引路人”的角色,成功地完成了一场肺癌手术,而此案例在我省尚属首例!
医生介绍,这名32岁的患者在例行的体检过程中,被发现左肺上存在两处异常阴影。
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手术是根治的最好办法,但常规手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切除掉肿瘤周边的部分肺部,这就意味着患者将损失部分肺功能。
为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部功能,医生决定采取微波消融手术进行治疗。
医生表示,以往CT检查只能提供肿瘤二维的平面坐标,手术同样需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穿刺,那么具体怎么穿刺?插入多深?这些都需要凭医生的经验与感觉。因此,这种传统的微创治疗手段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为肺是含气含血的,如果是一针扎不准,再拔出来再调整,这种情况肺就容易漏气,或者是一些出血的情况,这样肺就会形变、会移位,这样就没有第二次机会给我们进行穿刺了。
为了提高微波消融的精准性,医生们决定使用一款特殊的机器人,让它来当手术的“引路人”。
由于该款机器人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在三维立体定位的基础上,还能为手术穿刺设计好最佳路径。包括穿刺的角度与深度等,机器人都能精确拿捏,并最终锁定操作,让手术比纯人工“更快、更稳、更准”。
仅半个小时,该男子肺部的两处肿瘤就被成功根除,术后第二天便康复出院了。
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智能机器人逐渐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有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得以实现,造福广大患者。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