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天台县公安局高度重视劝返工作,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并出台劝返12条措施和相关“从宽处理”的政策,同时实行“挂图清零”标准,打好“研判牌、帮扶牌、政策牌”,施行“一人一专班、一人一清单、一人一措施”工作法,敦促非法滞留缅北及境外从事违法犯罪人员珍惜机会,尽快回国。截止目前,共劝返涉缅人员15名。
让我们来揭开这层面纱......
“到了缅甸之后,统一住宿集中吃饭,24小时有人持枪监视,根本就没有了自由,到了那里就知道被骗了。”
陈某今年58岁,原来在天台本地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他懂电脑图纸设计,月薪一万余元。不想沾着点亲戚关系的邻村曹某找上门,说是看上陈某的能力,介绍陈某去缅甸一家公司做电脑管理,年薪上百万元。面对如此高薪的诱惑,加上听说曹某一家在缅甸赚了不少钱,陈某动心了。
2020年4月份陈某从公司离职,办理了去缅甸的签证。几经周折来到了位于缅甸北部的曹某所说的“公司”,一个类似于工业开发区的地方。
看着“公司”上上下下挤满了人,男男女女,基本是20多岁的年轻人,陈某心里犯嘀咕。在接受“公司”对新进“业务员”的培训,要求熟记诈骗话术后,陈某恍然大悟,自己这是被骗进了诈骗窝点啊,身份是诈骗“业务员”。
公司外围都是带枪的当地武装人员,不允许大家出“公司”,接受训练后就要上岗,按规定,骗来的钱大部分所得归“公司”和诈骗团伙管理人员,“业务员”到手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曹某是个小头目,负责招揽并管理“业务员”,陈某明知是诈骗不愿意干,没有业绩,又不服管束,等着他的是武装人员的吊打和电击。
在这里,被关铁笼子、吃不上饭、电击棍打、被罚跪着上班都是常事,不听话要挨打,完不成业绩要挨打,交不出赎身钱更要挨打。
身在异国他乡的陈某没有出路,“公司”发放的手机里面装了很多社交软件,还有博彩网站,他的任务就是在各类社交软件上找目标聊天,赢取对方的信任。
在取得对方充分信任后,“业务员”便会步步诱导他(她)们到平台上投资理财或者刷单返利赚钱,先是以小额“返利”、“获利”让对方尝到甜头。当对方投入大额资金后,便以各种理由拒不提现,直到后来将受害人直接拉黑。
陈某在交友平台成功做成一单,对方从网上转来2万元投资款,但陈某心里却很不安。他想起公司有一个“返还”政策,“业务员”将先期骗来的钱返还给受害者,以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再加大投资。于是陈某以“钓大鱼”为借口,让诈骗“公司”转出这笔钱,并告知受害人这是诈骗,不要再投资了。
事情败露后,陈某被公司以他是国内公安机关卧底的名义,送进了缅北当地的“警察局”关押。
被关押的日子可想而知!
在里面,挨打更加频繁,经常是无缘无故会被打。“我身上到现在还有伤痕,有电击的、枪托砸的。吃的是漂着几片菜叶的汤水,没见到过米饭。”陈某的声音里透着心酸。
在缅北,陈某只认识骗自己出来的曹某,“我威胁曹某如果他不替我交这笔钱,我肯定不会放过他,要和他拼命的!”陈某愤愤地说。碰到陈某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曹某只好乖乖交钱替陈某赎身。
因祸得福的陈某终于出了“虎狼窝”,可两手空空,又干过诈骗的行当,陈某不敢回国,好不容易在边境找到一家中国老乡开的宾馆,打工落脚。
这个电话来得正是时候,也给彷徨的陈某打了一支强心针:“哪怕是坐牢,也要回家!”
“有的人没骗到钱,会被转卖到别的诈骗集团去。在那里人就像牲畜,根本没有尊严可说。”陈某说,如果骗不到钱,业务员还要向诈骗公司交纳吃住等费用,如果不交,就会被转卖到别的诈骗团伙。
目前,陈某涉嫌的相关案件已经被撤销,曹某也在警方的敦促下,回国自首,曹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