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云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云南普法·专家访谈”之 <古生物保护条例>》
提起古生物化石,大家想到的通常是恐龙、猛犸象、剑齿虎这些大型动物的化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太可能遇到。其实,平时我们旅游、爬山,都有可能捡到或者挖到化石,很多化石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它们有什么价值呢?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一楼的生命大爆发4展厅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一楼的生命大爆发4展厅内,这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化石,其中却“藏”着地球上最早的海洋霸主和顶级掠食者——奇虾。这是帽天山开拓虾。1990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澄江帽天山发现了一块非常罕见的完整的奇虾化石,并发表在1994年美国<sicence>杂志上,在学术界引起轰动。这些古生物化石,在研究者眼中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可对于普通人来说,就算发现了,也有可能因为不了解而将其丢弃或者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今天(11月9日),《新闻联合播》演播室邀请到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院长冯卓教授,云南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云南省古生物化石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莫雄一起聊聊《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

右:主持人 立斌
中: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院长 冯卓教授
左:云南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云南省古生物化石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莫雄

古生物化石,大有学问。“印痕化石”、“压型化石”、“矿化化石”、“铸模化石”,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沧海桑田,曾经的深海,如今变成了高山。现在有很多人喜欢一种新玩法:上山找化石。一番敲敲打打,就能找到宝。这样的玩儿法有没有问题?挖到化石,送给朋友,代表咱俩的感情比化石还长久,这么做妥不妥?小虫小虾化石,看起来不值钱,买一块化石来玩玩,这买卖能不能做?除了海洋中的古生物化石,云南还有一种化石特别有名,那就是恐龙化石。八十多年前,在云南大地上相继出土了禄丰龙、云南龙、中国龙、兀龙等新物种化石,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始于这个时候。1938年,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先生在禄丰盆地发掘出了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从此,楚雄禄丰成为闻名世界的恐龙之乡化石之仓。

当时,古生物学家在当地村民家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油灯,底座是用脊椎骨化石制作而成,村民们把它叫做龙骨油灯。根据村民的线索,古生物学家来到发现“龙骨”的地方,找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对于化石,从不认识到认识,再到保护,要经历很长时间,走很多弯路,进行很多普及教育工作。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施行之前,我国的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工作克服了哪些困难?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今晚播出的《新闻联合播》栏目。
播出时间:11月9日22:00。
播出平台: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YNTV-2)《新闻联合播》栏目,云视网同步直播。
节目播出后,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号 “YNTV2都市条形码(订阅号)”、七彩云等平台将发布完整视频链接。关注YNTV2都市条形码微信公众号,点击新鲜事→在七彩云寻找专题→点击《新闻联合播》,播出后查看完整视频。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