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国网信系统依托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均等化、便捷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高效化发展。例如武汉公安交管部门,近十年来大力开展智慧交通建设,打造交通黑科技。其中,有著名的“会思考的信号灯”。它会根据路面车辆数量、拥堵情况等自动调整配时方案,避免让司机长等红灯而“干着急”。以前单靠警力路面执勤疏导,现在交给“大脑”,短短几分钟就轻松搞定了。
早上九点不到,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管理处民警黄传明和三名工程师来到了武汉关路口,对街头的红绿灯信号机进行日常检修。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管理处民警黄传明介绍,他们会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除灰、除湿、检查线路,保证它最好的运行状态。目前他们进行的就是日常检修。
这一台小小的信号机,再配合上高清视频监控以及后台的信息处理系统,就能根据“车流量”数据和等待区、斑马线上的行人实时数据,自动分配行人过街相应的时间,保障这条道路的交通安全,并大幅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而十多年前,这条街口的绿灯时间不够、绿灯空放、行人和机动车冲突等情况频频出现,只能靠警力费劲的进行路面执勤疏导。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管理处民警黄传明:“在二十年前,都是单点控制,只有一个配置方案。在十年前就开始有多时段配置方案了。其次,十年前的信号灯正是处于国外的信号机向国内信号机转换的时期。”
而党的十八大以后,武汉市国产智能信号灯区域控制系统在2016年正式上线。目前,武汉全市已实现了3527处交通信号灯联网智能化运行,这套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也成为了武汉市信号灯网络控制的“最强大脑”。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管理处民警黄传明:“现在就是多时段配置方案加上自适应的、加上自动控制的、加上感应控制的、加上线性协调的,也就是咱们俗说的绿波带。多种控制方式为武汉市的交通畅通服务。通过联网联控,我们叫做区域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各个路口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就是说尽可能保障你从这个路口到下一路口,让你等待时间最少、停车时间最少。信号灯对行人是一种保障,交通工程师会在路面上观察交通流量,我们必须要保障行人能够过这条马路,如果是18秒,我们就不可能给它15秒,要保证行人的安全。”
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是城市高效运转的保证,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近几年,武汉公安交管部门用科技赋能文明城市创建,打造“会思考的信号灯”、新型防撞桶、新型防撞垫、新型防滑斑马线、右转警示区、新型柔性隔离柱等5大新型先进交通安防设施、“交通诱导屏”“高清实景路况诱导屏”等一大波智慧交通应用,为文明交通带来“智慧与效率”。
在我国“十四五”时期,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更是智慧交通跨越发展期。智慧交管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
近年来,武汉交管在坚持科技引领,强化智慧监管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打造交通黑科技。这道路通畅了,路上的人心也就更顺畅了。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管理处民警黄传明介绍,武汉交通发展十年最大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三环线、四环线,形成了环线和放射的整体布局。随着武汉市的交通整体布局,完成了全覆盖,进行了全面的建设,未来的技术会在现有的设施上进行人工智能的应用,来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来进一步的提高对市民交通出行服务的水平。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