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应急兜底 失管老楼堵塞的下水道换新了
近日角门16号院1号楼的下水道堵了,一层居民家的地漏又开始冒臭水。无论是维修还是换管道,对这栋失管老楼来说都会卡在资金问题上。属地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居民的难处后,积极协调各方,筹措资金,至8月16日,楼前的下水管道换完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解决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本市各街道应急兜底,为失管老旧小区解难的案例近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在逐渐捋顺机制,解决遗留问题,好让这些小区尽快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由此根治顽疾。角门16号院内共有6栋居民楼,陆续建设于1982年前后。2020年初,随着原产权单位委托的物业公司撤离,小区面临失管。在街道多方协调下,其中建设年代稍晚的4栋居民楼找到了新物业,而1号楼和2号楼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基础较差,一直没有找到愿意接手的物业公司。长期失管,各类问题接踵而至,1号楼下水管道锈蚀老化带来的堵塞、返水问题是近期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马家堡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文升告诉记者,辖区内不少老旧小区都是房改房小区,从单位宿舍转化成普通居民小区,普遍面临设备设施老化问题,角门16号院1号楼就是其中的典型。根据前期调查,角门16号院为单一产权单位小区,专项维修资金虽然可查询,但从吹哨报到的结果来看,随着原产权单位机构改革等各种复杂原因,动用这笔资金仍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下水道堵塞问题非常急迫,远水难解近渴,属地街道积极筹措资金,为这栋失管老楼应急兜底。7月29日,角门16号院1号楼的下水管道更换施工正式开始。老旧小区空间不足,要在楼前明开沟槽更换管道,居民停放的车辆需要移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蕊告诉记者,为了将施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社区提前在楼内张贴了通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逐单元换管的方式,分批分次完成楼前下水管道的更换及污水井的清掏工作。街道发力,居民配合,8月16日,1号楼的下水管道更换工程顺利完工。在和马文升的交流中记者得知,不仅限于这栋失管的老楼,马家堡街道近几年积极筹措资金,为辖区内类似的老旧小区、失管居民楼兜底,解决了大量难题。今后街道还将持续关注这些小区的垃圾分类清运、智慧门禁安装等日常保底服务和屋顶漏雨、下水管道冒水等应急抢修工作,尽可能解决居民遇到的烦心事。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在全市范围内,通过街道兜底解决失管小区难题的案例不少,各相关街道、社区都在努力思考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核心难题——失管怎么办?基层街乡镇认为,将失管小区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可以解决设备设施老化问题,通过引入物业、停车管理单位更能从机制上扭转小区的“不能自理”。但是,要让失管老旧小区享受惠民工程,有两大难题需要多方合力破解。2020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发布,手册中明确提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采取基层组织、居民申请、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的方式……根据手册要求,清除违建是小区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必要条件之一。拆违动员工作要循序渐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却迫在眉睫。走访中发现,针对这一难题,在尽力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推进拆违工作,目前是各相关街道的努力方向。第二个难题涉及资源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小区原产权单位配合度低的情况。比如,待修缮的居民楼被原产权单位以通过房改房政策产权已移交为由,不愿再担责,而一些配套用房、设施的产权仍归原产权单位。这些房屋、设施的整合利用、产生的收益难与居民产生联系。这样的遗留问题造成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规划方案难实现,这也是老旧小区各类难题需要政府兜底的根源。有街道呼吁,希望老旧小区原产权单位能够尽快明确义务,同时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供必要的支持。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