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座更有温度的城市
第4期-建湘路
我们在做城市漫游这个系列的时候,一直有朋友向我推荐建湘路,当我询问他们有什么非去不可原因时,他们的答案,不约而同的指向建湘路里有意思的建筑、独栋的咖啡店,但是这些并没有完全吸引我。
直到一位好友说道:“我喜欢建湘路,不仅因为今天这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还因为它是拆掉长沙老城墙后修建的环城大马路的一段,是长沙城东为数不多的老马路,从这里我们还可以寻找到许多旧时的足迹与新的风味。”
所以这次,我们冒着小雨,从街头逛到街尾,虽然被雨淋湿,但觉得这趟旅程很值得。
图源:一博子
每一座城市,都无法背离的一种自然发展规律:旧事物的变迁和新事物的涌现。
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不断添加的地铁线路,以及在夜色中迷人视野的霓虹灯。
上世纪90年代前,长沙的建湘路是从伍家岭到天心阁下,分为三段:伍家岭到湘春路为建湘北路,湘春路到五一路为建湘中路。
图源:一博子
五一路老火车站到天心阁下为建湘南路。其中建湘中路和建湘南路是解放前拆了老城墙基础上修建的环城大马路的二段,建湘北路是后来修的老城外的大马路。
我们是在外面的大马路下的车,那天正好是小雨,这里的并不是像我们以前去过的老街或者小巷的风味,这边算是长沙较早的新城区。
怎么形容呢,像是有一种古早的现代感。
当我们冒着雨行走在建湘路的街头,和之前的不一样的是,耳边经过的都是车水马龙般的声音,把住宅区里居民生活化的声音已经完全掩盖住了。
一些看起来古早味的现代化住宅,被绿植环绕,除了一些香樟树,一些藤蔓也爬上了墙壁,给住宅增添了一些浪漫感。
图源:一博子
提起建湘路,就不得不提起免不了要提到曾经最著盛名的国有大型企业——湖南建湘瓷厂。
而它的命名就是由这样一家成立于1954年的老牌国有企业而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以生产日用陶瓷产品而蜚声于海内外。
图源:星球引力场
提起建湘瓷厂,用湘瓷老职工老李的话道来,“这是泥巴变黄金的生意。”
虽然现在已经变成了住宅区,但在这些传统制造业退场之前,某种程度上也给建湘路这条路带来了一定的名声度,以至于现在的老长沙提起老湘瓷厂就就会想起建湘路的大名。
图源:一博子
往前走去,走到了建湘路的分叉口,往前走就是浏阳门,往左走就是IFS。
历史的遗迹、生活的气息、远处的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被打湿的路面映衬出倒影,有种不可言说只可自己来体会的电影感。
图源:星球引力场
在建湘路上漫步,你一定会被一座20m高的巍峨城门所吸引,这就重新修建之后的古浏阳门。
浏阳门为长沙古城东门之一,始建于五代时期,因出城便为往浏阳县驿道故名。
走在浏阳门的城门下,让我感觉这种氛围和另外一座魔幻城市雾都重庆有些不谋而合,看起来身处1楼,旁边确是居民楼8楼的阳台。
图源:一博子
窄巷里,曾是清代两江总督李星沅的私家园林芋园,如今已成了浏正街小学。
同行的腻腻说:“我小学就是在浏正街小学读的,还记得之前放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奶奶经常在这里卖凉菜,单手拎着一个木盒,木盒里装着各色的凉菜,一毛钱的土豆丝、两毛钱的海带丝、五角钱的三角香干,大部分零用钱都用在这里了。”
腻腻还笑道,别往前走了,等下还会碰见我爸,说不定他现在就在里面的某个麻将馆战斗呢!
图源:一博子
一眼望去,远处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背景下,青砖石壁的城门和飞檐斗角的城楼更显别致。
感觉这种氛围,会更受长沙年轻人们的喜爱,在走街串巷中体验城市里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在商业与本地之间寻找平衡,然后记录下来。
图源:一博子
在建湘路浏城桥附近,曾经最有特色的古老行当“马掌店”如今摇身一变为定王台书市,小学、中学、高中的教辅都会来这里购置,那时放学回家总有看不完的教辅,写不完的作业。
除了学生们对这里有着记忆,一些有孩子的家长们也把定王台书市场视为噩梦,没别的就有一点,停车太麻烦了。
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来定王台停车的难度,不亚于在最热门的网红店外排队,既难受又无奈。”
除此之外,最吸引我的,还有这里的建筑,现代繁华感和传统风的建湘路碰撞呈现的反差,居然有种让我走在上海武康路街头的感觉。
用一博子的话来说,这里的建筑就像是打翻了调色盘,各式各样,风格迥异。
一些老派的居民楼在接受不同色彩的洗礼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毫无疑问,这也成为了长沙的一张视觉名片。
图源:一博子
这栋公寓楼,随意一拍,有没有上海武康大楼的感觉?
不用飞去上海就能GET同款,盲猜一下,这栋楼以后会不会成为长沙的博主们争先打卡的网红建筑之一呢?
图源:一博子
现在从建湘路口处往外远眺,云层中大楼仿佛近在咫尺,世茂广场屹立于不远处,白色的老式大楼与似积木式的老房子相互交错。
图源:星球引力场
来这边逛之前,就提前在自媒体平台看过一些好店推荐。
在一博子的深入摸索下,发现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建湘路的用户,都是一些年轻人,点开他们的主页,发现在他们都对建湘路上的一些有意思的门店赞不绝口。
珠宝、餐饮、零售店、咖啡馆、潮牌店在这里应有尽有,每家店的门头都有其独特设计,在建湘路上,相互争奇斗艳。
图源:一博子
像我们之前打卡过的BPM、寓、因为面包,等特色小店都在这条街上,除了这些以外,今年也入驻了一些有意思的小店。
这家名叫croque的主打brunch的餐厅门头十分极简,树立在街头,别有一番风味。
图源:一博子
店内的风格是偏西班牙的设计风格,简单、自然,vintage风格搭配着工业风的感觉。
店内的酒水还蛮全的,这里白天主打brunch,晚上就变身西班牙的小酒馆,最主要是,它们家的葡萄酒可以单杯买,所以就算是一两个人来,也不用担心喝不完会尴尬。
图源:一博子
它们家的班尼迪克蛋一定要加牛油果泥,黄油鸡与炸鱼薯条也十分推荐,算是长沙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多brunch专门店里的佼佼者。
图源:一博子
这家沁屋面包店,算是本次旅程遇到的惊喜,店内主打欧包和咖啡,虽说已经开业,但我却没有大众点评上搜到关于他们家太多的信息与评价。
还没点餐之前,烘焙师就以自己的角度给出了建议,我们点了一个全麦贝果和全麦吐司。
图源:一博子
门店不算大,但一共有三层,浓浓的工业风和轻水泥搭配在一起,蛮好出片的,看得出来是在装修上用了一定的心思。
图源:一博子
如果来的话,建议坐在三楼,三楼的空调很足,适合现在这种闷热的天气,其次就是三楼的椅子真心太舒服啦,又宽又软,我差点没在椅子上睡着。
在和老板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除了一楼是主营欧包与咖啡,三楼以后到晚上会变成一个小酒馆,主打葡萄酒和威士忌,我把这两个关键词和我的好朋友戴小姐一说,她就提起了兴趣。
图源:一博子
全麦的贝果与原味的吐司是最考验一家欧包店的功底的,他们家获得了在场朋友的一致好评。
没有廉价的香精味,贝果的口感十分紧致,没有多余的味道,吐司的话也只有麦香味,越嚼滋味越多。
图源:一博子
关键是氛围感可以拉满,充分可以满足女生们想要摆拍出片的条件。
给我们的腻腻老师随便咔嚓一张,快来欣赏一下腻腻老师的美貌。
图源:一博子
这家叫做rather的咖啡算是最近风刮得比较大的一家,在小某书上还蛮火的,看到门头也比较吸睛,有种韩剧里街头咖啡馆的味道。
图源:一博子
店内的装修是工业简洁风格,吸引着喜欢时尚的年轻人们,主理人是一位男生,店内除了咖啡之外还有有一些罐子蛋糕。
图源:一博子
他们家的咖啡大多数都是创意风味款,我们三个人都点了网上很火的话梅美式。
本以为是惊喜,没想到是惊吓款,会有些太过于甜了,话梅里香精味已经掩盖了咖啡本身的味道,也不知道网上说好喝的人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我的味蕾不够高级吧。
图源:一博子
罐子蛋糕的味道就中规中矩,吃得出来是用得很好的材料,蛋糕体很松软,奶油很绵密,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太甜了。
如果你要来的话,就不建议点风味咖啡,就点平常喝得美式或者拿铁就好,BTW:他们家在大众点评上的活动还蛮多,折扣力度蛮大的,这波羊毛可以薅。
由于那天下雨,所以有很多店就没去逛,想看具体探店攻略的是留言给一博子,下次给你们出一个建湘路好店特辑呗。
写到最后
其实逛到最后,建湘路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条商业化且非常有质感的。
它更符合长沙人对一条城市道路的想象:有过去,更有未来。
它就像一个连接器,不管是从视觉上还是从意义上,它连接着长沙繁华的一面也连接着长沙市井的一面,它有发展,也有历史。
如果下一次天气好的话,我还会再来逛一次。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