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仅重16.7克的衣裳 尽显南宋仕女衣饰华美富贵之福

1975年,在福州浮仓山北坡发现了一个南宋时期的贵族墓葬,共出土随葬品436件,其中服饰和丝织品就达354件,这是当时出土宋代服饰最多的一次考古发掘。墓主黄昇是一位南宋的贵妇,16岁时嫁给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赵与骏,17岁不幸命薄而亡。她的父亲是福州状元黄朴,曾掌管泉州市舶司。

南宋褐色罗印金填彩花边无袖单衣
由于身份显贵,黄昇的随葬品十分丰厚,包括父亲为她精心准备的陪嫁和夫家为其添置的华贵的四季衣裳。品种相当齐全,有绫、罗、绢、纱等。款式也极为丰富,有袍、背心、裤、裙、抹胸、围兜等二十多种,连香囊、荷包、卫生带、裹脚带这样的小件物品也包含其中。虽历经千年,但绝大多数丝织品和服饰仍保存较好,集中反映了南宋纺织工业水平和优秀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宋代福建丝织业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一件南宋褐色罗印金填彩花边无袖单衣,是通幅染成褐黄色的名贵罗织物。单衣仅重16.7克,质地虽然轻薄,但手感十分柔韧,正像陆游所说:“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不难看出南宋士人阶层的富贵与康宁。南方夏季极为炎热,罗因其质地轻薄、凉爽舒适,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高级丝织品。南宋在宗室比较集中的泉州、福州两地,办起了官营手工业作坊,专门生产供皇家使用的“纤丽之物”。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连年战乱,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步南移。福建等东南各省得到快速发展,从先前落后于中原地区的“蛮荒之地”一跃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经济文化强省。当时福建具备了较高的纺织技术,所生产的丝织品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各地商人和百姓追求的“爆品”。
黄昇墓中拥有如此奢华、如此众多的丝织品,看似轻巧纤薄,地位却举足轻重。不仅代表士大夫的富贵之“福”,更代表当时整个国家的富饶之“福”。14文物里的福(南宋褐色罗印金填彩花边无袖单衣)音频:00:0003:39点击上图开始纯享音频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