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噶好吖,我是小小酥。
现在刷某书APP,发现摆摊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多,如“95后”裸辞摆摊3小时收入300+、医学生空闲时间摆摊实现财务自由......关于年轻人成功摆摊的经历在网络上屡见不鲜。
那年轻人为何会选择摆摊?摆摊真的比上班更轻松吗?摆摊真的能赚很多钱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三位摆摊的年轻人聊了聊,看看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回答。
“想要稳扎稳打,摆摊只是第一步”
@肥猫 98年
启动资金:5k+
摆摊时间:半个月
我们小时候印象中的地摊是:小吃好吃,但卫生堪忧,摊位更没设计可言!
而如今年轻人的地摊,是这样的:
图:肥猫
不得不说,这届年轻人先是整顿职场,现在连摆个地摊,都要拔高颜值!
肥猫就是这些“潮流摊主”中的一员,从某餐饮店离职后,她一直想尝试创业。“混混沌沌地工作,不如自己奋力一搏。”她决定重拾自己做汉堡的手艺,
在太平街摆摊的肥猫
图:肥猫
从3月下旬开始摆摊至今,肥猫摆摊的时间虽然不长,却足足准备了一个月。
“摆摊看似灵活,也很容易,其实也需要付出的努力和风险,如果贸然去摆摊,只是凭着一股子劲头做事,我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前期肥猫一直在寻找仓库、货源等,想要节约成本,又看不上租金低廉的仓库环境,这曾让他陷入纠结。
最开始的推车
图:肥猫
好在她遇到一位大叔因为回老家,着急出手一辆推车,几百就能入手,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推车节省了成本,就可以提高一点预算租仓库了。”
自己动手改造设计推车
图:肥猫
为了节省成本,肥猫的很多工具和小设备都是从拼夕夕团购,如铲子、夹子等。
但对食材,肥猫坚持一定要用好肉,这也是她前期租仓库挑选了很久的原因。“肉好,保存的环境也得好。我是想要大家吃到原材料好的路边摊,打破大家对路边摊的刻板印象吧,毕竟口碑和回头客,才是我最在乎的点。”
没有灯牌前的样子
图:肥猫
摆摊第一天,她仅卖了8个汉堡。
当时肥猫推着摊车走到巷子口,虽然一直在做心理建设,但毕竟没有经验,又脸皮薄,真到摆摊时,还是有点拉不下脸,也不知怎么吆喝。
到了位置,把推车往那一放,就站在车前等待,看着路人一个个从车前走过,颇有一种“姜太公钓鱼”的意味。“我没有吆喝,也没有灯牌,有点像个‘透明摊位’。”
图:肥猫
第二天,肥猫就立马下单制作灯牌,想让自己的摊位更显眼,也开始学着吆喝,加客人微信,询问口味是否合适,接受客人预定等。
目前,她最多的一天能卖30个汉堡了,回头率高了些许,销量逐渐稳定。
图:肥猫
在肥猫看来,摆摊能符合年轻人的脾胃,就在于它门槛低,资金要求也不高,还没有“老板”、“领导”和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自己干得开心就行。
她轻装上阵,一个小推车就能搞定,来去自由、潇洒从容,且摆摊的每一笔收入,都是对自己直观的报酬,不用眼巴巴地等着发薪日。
图:肥猫
“我原本是想开店的,但又怕扑gai,几十万打水漂了,我又要去打工。从摆摊开始慢慢来也挺好的,稳扎稳打,先积累好口碑和客源吧。”
肥猫说,赚钱和追求快乐,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现在虽然赚得不多,但她没有了约束,会比工作开心很多,而且也是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
“摆摊月入过万,但并不轻松”
@六月 82年
月均收入:1w+
摆摊时间:2年多
“老板,来一份火鸡面。”在某小学门口的一个小吃摊前,刚下课的学生们都熟稔地点起了各种小吃,满足自己的味蕾。
图:六月
这是一辆简单的折叠小摊车,摊主六月正在给顾客打包。“这些小吃都是我在家做好的,口味都是经过好几次反复调试出来的。”
六月介绍,在小学门口摆摊,得在家里提前做好包装好,方便学生们下课直接来买,打包速度需要很快,一般在这里摆摊,一个多小时就能卖完。
六月在家准备的食物
图:六月
虽然摆摊时间较短,但六月在家准备时间需要很长。“早上我5点起床准备食物,7点出门摆摊,8点回家,然后开始准备下午出摊的食物,一直到三四点,其实也蛮辛苦的。”
六月坦言,之前只是下午摆摊,她每个月的利润仅4000多元,现在加上早上摆摊以后,她每个月利润上升不少,能有6-7千。
图:六月
“营业额最多的一天卖了1200多,但是我一个人很难做那么多,雇了个阿姨,两个人就能卖更多小吃,做更多不同品类。”
六月回忆最开始尝试摆摊,是受到女儿的启发,她原本是在电商网站卖小饰品,参加了一次女儿学校组织的义卖活动后,女儿便想要和她一起摆摊卖小饰品。
图:六月
随后看到小区门口很多卖小吃的摊摊,女儿也想和她一起尝试一下。“我自己平时很喜欢在家给女儿做各种路边小吃,摆摊相当于把自己在家做的美食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开始的时候,六月在小区门口、幼儿园门口都试过,发现卖得不多,收入有限,就逐个换地方尝试,后面发现小学门口的生意不错,学生们又都喜欢她做的小吃,就固定在那了。
六月摆摊卖的串串
图:六月
除了摆摊卖小吃,六月和老一辈儿摊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她很懂得利用网络学习摆摊知识、经营自己的顾客,甚至很聪明的利用网络售卖自己的摆摊课程。
起初,六月只是通过某书平台分享自己的摆摊心得,没想到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开始有人向她询问关于摆摊经验时,她都热情解答。
六月和学员的对话
图:六月
如今拥有2.5w粉丝的她,后台私信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建议她干脆出一份她摆摊教程,她便开始整理,做起了摆摊教学。
在她看来,摆摊也是一门有经验的学问,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比如产品方面包括从哪里进货,进多少货,如何调制口味(核心);出摊方面包括如何选址,如何占位,如何包装摊位,如何拍照,如何经营小红书等等。
图:六月
现在六月自己摆摊卖的小吃已有十几种,每一种都能进行教学。线下摆摊,线上也能有一份收入,这对六月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既要照顾女儿,又要赚钱,就想要工作时间灵活一些,现在摆摊+教学能让我月入过万,让我挺有成就感的,这算是我的一份小事业吧,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还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
图:六月
六月说,虽然摆摊赚的有多有少,却是她喜欢的事情,通过自己摆摊也能积攒更多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她会将这个小摊一直经营下去。
“摆摊成本较低,更适合90后”
@秋田 91年
启动资金:不到5k
摆摊次数:8-9次
秋田是个上班族,起念摆摊,是因为他的老婆小邓和同学壮壮都因工作被裁,赋闲在家。
小邓原本是在某线上团购公司上班,去年遭遇部门集体被裁,失业在家,一直没想好下一步计划。壮壮的经历十分相似,之前从事教培行业,失业后没有继续找工作。
图:一博子
他们日常闲逛时,发现在夜市、路边、学校门口等地方都能看到很多摆摊的年轻人,感觉“地摊经济”十分火爆。
三人便计划着尝试摆摊,既能增加一份收入,也能摆脱失业困扰,开始新的方向。
图:小毛团
“对我们这种想做生意,又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摆摊成本不高,容错率较高,会更简单。”
选择卖柠檬茶,源于秋田家里有亲戚从事相关行业,从技术、原材料、设备等方面,都能够给予他们支持。
图:小毛团
秋田说,他的原材料和设备都是亲戚介绍买的,避免了踩坑和走弯路。比如一台原价3500元的制冰机,他们从别人倒闭的奶茶店二手收购,仅花费800元。
回想起第一次摆摊,秋田坦言,当时的忐忑、挣扎与期待,已在他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2月底的某一天,是他们摆摊的第一天,前一晚他们就紧张地没有睡好。第一次害怕准备不足,一行4人开了2台车搬了很多东西,露营装备、饮品摊的装备等等。
图:小毛团
却在到达目的地时,天气突变,狂风大作,路边甚至有人穿着羽绒服御寒。因为第一次不想草草收摊,他们便向路过的人奋力推荐,甚至会说:不好喝就退钱。
第一位顾客看到他们在寒风中摆摊甚是不易,主动买了一杯,并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微小的举动,让秋田一直牢记于心。
图:小毛团
如今他们已经摆了8、9次摊,随着经验的丰富,日营业额也在稳步上升,最高的一天能达到¥1200+。
“那天收入高,是因为天气很好,在外面顶着烈日晒一天,我们的脖子、脸上都晒脱皮了。”
最开始从亲戚那学来了2款基础柠檬茶的技术后,秋田并没有“躺平”,一直想要研发新口味。
图:小毛团
“像某季有招牌的鸭屎香柠檬茶,我们也想有自己的特色招牌,便将水果与柠檬茶结合,研发了好几个新品,主打健康。”
秋田说,他们的动力都来自于顾客的反馈。“有次一位老顾客,带了四五个朋友来我这儿,一直说‘这里的柠檬茶贼好喝’,还有和我们在一个地方摆摊的小朋友,也会和他们的顾客推荐喝我们柠檬茶,这些都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图:小毛团
目前,秋田他们除了周六日固定在三叉戟大桥附近的露营基地摆摊之外,偶尔还会接一些团建、活动的柠檬茶供应。
赚钱后,秋田他们开始着手“装修”小摊,不仅会置办新物品,擅长绘画的壮壮也给小摊制作了logo、定制贴纸、杯盖等,未来他们还想制作更多的“衍生物品”。
“摆摊既让我老婆和同学找到了事业新方向,也让我这种每天‘两点一线’的上班族,多了一个新的‘拐点’。”秋田说,除了想通过摆摊赚钱,他们更想扩大品牌知名度,让大家都知道“小毛团”,或许地摊也能变成连锁品牌呢。
在他们眼中,摆摊是当下人生中的一种选择,虽不能靠此“挣大钱”,但投入小,工作时间灵活自由,实现自我价值都是优点。
当然,摆摊对年轻人来说也只是一种过渡,有了机会再进化到自己开店,开连锁店,或者有了流量成为KOL,或者成为新时代的商家......总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答案。
虽然摆摊很火热,但希望有志于摆摊的年轻人,可以理性评估自身条件和行业现状,在做好充足准备之后投身其中。
通过采访,有一点我们应该是可以肯定的,那些摆摊月入万元的背后,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