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近年来,益阳南县以打造“颐养南县”为目标,重点做好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乡镇医养结合改革等养老服务“十大民生示范项目” ,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南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两次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南电台《为民热线》联合湖南省民政厅推出《奋斗为民 幸福“湘”伴——县委书记、县长谈民生民政》特别报道,今天关注南县县委书记罗讯谈南县如何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小食堂,大民生
让温暖从舌尖到心间
家住南县南洲镇荷花嘴村四组的陈建国一家生活十分困难,除了享受政府提供的低保救助外,还享受了南洲镇中心敬老院提供的助餐等服务。
今年61岁的陈建国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因为中风导致肢体残疾,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妻子田小明患有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治疗。91岁的老母亲高凤娇双眼失明,需要长期照顾。
由于陈建国的子女在外务工贴补家用,南洲镇中心敬老院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陈建国一家人存在着做饭难、护理难等困难,主动提供了助餐等服务。
5月18日中午12点左右,护工带着三份热气腾腾的午餐来到了陈建国家。护工一边给老人喂饭,一边提醒老人慢慢吃。高龄老人高凤娇说:“我今年91岁了,眼睛看不见十多年了,他们每天中午和晚上给我们送饭,饭的味道也很好,感谢政府的照顾,麻烦他们天天给我们送饭。”
南洲镇中心敬老院院长刘建国介绍说:“我们本着以人为本、情系老人的服务宗旨,为满足在敬老院周边15分钟车程范围内有特殊需求的困难家庭老人,提供助餐、助卫、助浴服务,按照敬老院的收费标准,低保家庭的老人一餐收取两元的生活费,打扫卫生和助浴都是免费的,我们目前为10户老人提供了延伸服务,让他们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南县县委书记罗讯介绍,近年来,南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养老服务业摆在重中之重,制定“颐养南县”养老体系建设战略,由县级统管各乡镇敬老院,推动敬老院在提升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延伸服务触角,为周边区域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医、精神慰藉等服务,扩大受惠者的覆盖面。
小食堂,大民生。南县县委书记罗讯表示:近年来,南县聚焦老年人需求,大力推进养老机构食堂建设,将“健康精致”理念融入管理和服务中,让老年人在敬老院院内享受幸福“食”光。目前,南县已实现养老机构幸福食堂全覆盖,老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从“养老”到“享老”
让集中供养特困老人颐养天年
今年79岁的赵建国是南县南洲镇新荷社区人,由于没有子女照顾,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劳动能力,加之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经南县民政局认定为特困救助供养对象,现在生活在南洲镇中心敬老院接受政府免费提供的集中供养服务。
5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赵建国的寝室看见,24平米的房间内,有两位老人入住,彩电、空调、床铺、厕所配置齐全,赵建国的床上收拾得干干净净,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赵建国正坐在椅子上看电视。
赵建国说:“打扫卫生、洗被子都是护理人员做的,卫生打扫得很干净,服务态度也非常好。我病比较多,院里接送我去医院,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特困老人的照顾。”
11点半,赵建国下楼到食堂吃中饭。今天的午餐有辣椒炒肉、炖鸡、炒青菜、土豆和汤。四菜一汤,赵建国吃得有滋有味。 “有肉啊!鸡啊!每天的生活都很好,我胃口也很好!”
一直以来,农村特困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具有更加现实和迫切的解决需求。南县县委书记罗讯表示,近年来,南县为保障老人集中供养需求,新建区域性敬老院1所、中心敬老院4所、改造护理区8个,新增护理型床位800多张。
在特困人员护理方面,创新“社工+基本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由具备资质的社工组织承接基本养老服务,面向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与帮扶服务,并提高机构特困人员护理费补贴标准,不断提升对失能、半失能等特困老人养老的兜底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他们集中供养需求,把“老有所养”真正落到实处。
楼上养老,楼下治病
推动农村医养深度融合
整合力量,协同作战
整体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南县有常住人口48.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98万人,占常住人口数的24.49%,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9.09万人,占常住人口数的18.58%,南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正在向深度老龄化发展。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南县将围绕城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两张图”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一幅画”,在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农村养老、医养康养融合等方面继续真抓实干,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