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想着孩子以后能越来越好,生活可以自理。”3月1日上午,家住湘潭市的黄先生,带着1岁1个月大的儿子诚诚(化名)赶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在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丽文教授的评估和指导下,顺利为孩子用上了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口服治疗药物利司扑兰。
2021年之前,确诊难、药品少、负担重是目前包括SMA群体在内的罕见病患者普遍面临的“三大困境”。
2023年SMA患者迎来了新的希望,作为SMA领域目前首个且唯一的口服治疗药物,利司扑兰正式被纳入医保,并于3月1日起正式落地执行新医保谈判价格,价格由每瓶63800元下降至每瓶3780元,为这些被疾病缠住的家庭再次注入了一缕曙光。
据了解,经过新的价格调整,加上医保报销,诚诚的家长此次实际自付仅1512元。
2类药品先后纳入医保
SMA患者家庭接连收到好消息
“和更多的SMA患者家庭比起来,其实我们算很幸运的。”3月1日上午,潇湘晨报记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见到了诚诚一家人。
诚诚的爸爸黄先生告诉记者,诚诚出生后不久就发现全身没有力气,不太爱动。满月体检时被确诊为1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据介绍,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一类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根据患者起病年龄和临床病程,将SMA由重到轻分为4型。随着病情的进展,肌无力可进一步导致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异常。重症SMA患儿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多数会在2岁内夭折。
2023年初,好消息传来:1月1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本轮医保谈判再次聚焦罕见病患者等特殊人群,SMA口服治疗药物利司扑兰正式被纳入医保,成为中国首个SMA口服疾病修正治疗药物。
在得知3月1日利司扑兰的新规正式落地后,一直密切关注SMA治疗方案的黄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湖南省儿童医院。“诚诚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吴丽文教授一边给诚诚做体格检查,一边跟黄先生沟通。诚诚现在已经能够独坐,手、脚的活动性也较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呼吸和吞咽功能也有所改善。
随后,吴丽文教授根据孩子的情况开出了处方单,神经内科专科护士按医嘱将利司扑兰配置好,诚诚回家后每天定时服用一次即可。经过新的价格调整,原价6.38万的利司扑兰降至3780元,加上医保报销,黄先生实际自付1512元。
拿着配好的药,黄先生感慨地说:“看着孩子一点一点的变化,就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罕见病诊疗上捷报频传
口服药的出现让用药更便捷
由于罕见病患病人少,市场需求有限,因此,罕见病药物也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此外,即使罕见病有药可医,一些罕见病药物的“天价”,也超出绝大部分人的支付能力,让患者望而却步,陷入无助的境地。补齐罕见病患者的用药短板,成为建设中国医保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年国家医保谈判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吴丽文教授表示,此次被纳入医保的利司扑兰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的SMA患者。它是一个靶向的小分子修正药物,可以穿透血脑屏障,同时作用于中枢和外周,提高全身多系统SMN的蛋白水平,患者受益更广。
研究数据表明,利司扑兰治疗后的1型SMA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呼吸和吞咽功能获得改善,2型和3型SMA患者用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独立性获得改善。口服给药的形式也让SMA治疗更加便利,医生可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设定好给药剂量,患者在家就可以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对进一步改善我国SMA患者生存现状、实现SMA长期规范诊疗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对于患者和医生而言,多一些选择总是好的。”吴丽文教授表示,近期有不少患儿家长来咨询。口服治疗药物利司扑兰是修正治疗药物,具体到每一个患儿,治疗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评估,科学规范的治疗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吴丽文教授坦言,近十年,国家在精准医疗领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在基础科研和临床科研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一些无药可医的疾病,越来越有治疗的可能性。“作为医生,我觉得很幸运,这也是患病孩子和家长最大的幸运。”
SMA诊疗上的捷报频传,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希望。同时,社会各界对SMA患者的关爱公益行动也在不断汇聚。
响应国家号召,罗氏一直积极通过开展慈善援助、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参与拓展城市惠民保等方式,助力罕见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罗氏还携手各界开展“撑启未来——SMA超级妈妈全维支撑计划”等系列疾病科普与人文关爱项目,倡导凝聚更广泛的力量为患者家庭打造集“筛、诊、治、保”一体化、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开展患者关爱、大众早筛、疾病科普、规范化诊疗、多方支付等内容,为SMA患者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支持保障体系,助力更多病患家庭回归日常,“动”享未来。
专家简介:
吴丽文 教授
小儿神经病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青年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儿童神经全病程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全科医学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副组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论文30篇。
荣获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卫健委五四青年奖章,湖南省儿童医院1233学科领军人才,湖南省最美女医师。
研究方向:儿童癫痫、神经肌肉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遗传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