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今天是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现在时间是2:50:53    瑞瑞已出生5535天17小时25分53秒  祝愿他健康快乐成长!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湖南 > 快讯 > 让忠魂归故里!湖南黑龙江媒体联合 为六名湘籍烈士寻亲
让忠魂归故里!湖南黑龙江媒体联合 为六名湘籍烈士寻亲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2-04-27

距离长沙3200公里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一座落成于1988年7月的“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耸立在加格达奇区的北山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为开发和建设大兴安岭而牺牲的烈士长眠于此……


当年,他们满腔热血,为祖国英勇牺牲捐躯,我们始终铭记;现在,他们长眠异地后,或长年无人探望或不被亲人所知,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一件事。


“让烈士找到‘回家’的路,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4月2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联合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共同为湖南籍六名铁道兵、志愿军烈士寻找亲人,让忠魂归故里,让英雄的生命“乐章”不再残缺。


图片

(黑龙江加格达奇区北山烈士陵园的英名录。通讯员 白雪麒 摄)


【缘起】

跨省联合,为六名湘籍烈士寻亲


“年代久远、信息残缺等原因,一些烈士信息载录不够详细。”三湘都市报记者从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了解到,一些烈士亲属尚不知晓烈士安葬地,烈士墓长期无亲属祭扫。


当前,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奋斗》杂志社开展长期的为烈士寻亲工作。据此次推出的第一批烈士信息显示,他们多为铁道兵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能够让烈士与亲人“相认”,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也是对烈士亲人的慰藉。”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优待抚恤处(褒扬纪念处)处长李学民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


经梳理资料发现,此次需要“寻亲”的湘籍烈士共有六人,他们分别是:曾维芝、廖基保、艾远奇、田必金、田腾云、陈乐天。其中,曾维芝、廖基保、艾远奇三人是为建设大兴安岭而牺牲的铁道兵。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木材,国家在1955年第一次做出开发大兴安岭的决定。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维芝、廖基保、艾远奇三名湘籍烈士应征入伍,加入了铁道兵第三师,向大兴安岭高寒禁区挺进,拉开了修筑祖国北垂铁路的序幕


三位湘籍烈士跟随大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钢轨铺进万年沉寂的林海雪原,也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大兴安岭的深山。


图片

(黑龙江加格达奇区北山烈士陵园,市民祭奠烈士。通讯员 白雪麒 摄)


【行动】

地名对不上,首次“寻亲”就遇难题


接到“寻亲”任务后,三湘都市报记者立刻展开行动。


在寻找过程中三湘都市报记者发现,由于已经时隔近60年,烈士们的亲人、长辈等知情人有些已不在世。加上近年来乡村合并,线索中的很多村名已不存在,这也为“寻亲”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根据《奋斗》杂志社提供的线索显示,田腾云烈士籍贯为湖南张家界慈利县第二区羊角村,生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七团三营九连一排,1962年6月牺牲,现遗骸葬于牡丹江南山烈士陵园。


4月21日,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了张家界市慈利县,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慈利县并没有一个叫羊角村的地方。而在位于慈利县城六公里的西南边,有一座名为羊角山的小山峰。


烈士资料中的羊角村,是否就是羊角山周边的几个村子?当天下午,三湘都市报记者跟随当地志愿者,来到了慈利县羊角山脚下。


经过走访周边几个村子,村民们都说羊角山只有园艺场,但从沒有听说过有羊角村这个村子,也并没有人听说过田腾云这个人。


在慈利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翻遍了所有登记在册的烈士名字,也未找到田腾云这个人。于是,工作人员又根据在册的烈士姓氏进行搜检,找到了一位名叫田仲青的烈士,部队番号为六十七军二0一师。显然,不是同一个人。

因信息不匹配,田腾云烈士的“寻亲”之旅,只能暂时搁浅。


【再寻】

牺牲时未婚,哥哥将二儿子过继给他


图片

(4月22日,浏阳市张坊镇,曾维芝烈士的哥哥曾维厚向三湘都市报记者展示曾家族谱。全媒体记者 张浩 摄)


《奋斗》杂志社的线索显示,籍贯为浏阳市的曾维芝烈士于1964年牺牲。由于入伍时仅有20岁,该烈士未婚。


三湘都市报记者通过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浏阳市张坊镇的确有一名叫曾维芝的烈士。但当地登记在册资料显示,该烈士有一子,且牺牲时间为1967年。


至少两处细节有出入,该烈士是否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抱着一丝希望,4月2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浏阳市张坊镇。


在相关部门和当地镇村干部的带领下,当天上午三湘都市报记者见到了曾维芝烈士的哥哥、85岁的曾维厚。曾维厚提供的一份革命烈士证明存根显示,上面的入伍时间、部队番号均与《奋斗》杂志社提供的线索一致。经多方证实,浏阳市张坊镇的曾维芝烈士,正是我们要找的人。“至于牺牲时间不吻合,或许是年代久远,资料纪录有偏差。”


图片

(曾维芝的革命烈士证明。全媒体记者 张浩 摄)


但是,曾维芝烈士牺牲时未婚,为何会有一子?面对众人疑惑,曾维厚沉默了一会,说起了59年前的往事。


1963年12月,曾维芝在当地公社集合,随大部队前往黑龙江大兴安岭。此后,兄弟两人再未相见。曾维厚记得很清楚,“弟弟入伍的时候,我的二儿子曾垂富出生才三个月。”


“弟弟入伍时20岁,还没谈过对象。”1967年曾维芝牺牲后,曾维厚跟爱人商量,将二儿子曾垂富过继给弟弟,“让他在那个世界,有个念想。”


因此,在曾家的族谱上,未婚的曾维芝,后人为:曾垂富。


图片

(黑龙江加格达奇区北山烈士陵园,市民祭奠烈士。通讯员 白雪麒 摄)


家人心愿

把弟弟的骨灰迁回到家乡


“我们家,有两个男子汉,总要有人去当兵给国家做贡献吧!”曾维厚说,因他成家较早,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弟弟曾维芝的头上。但因有轻度罗圈腿,曾维芝第一次应征时落选。“回到家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练站姿和走步,直到举止看不出异样。”


第二年,曾维芝在家人的支持下再去应征,最终通过了考核。


虽然时隔五六十年,但回忆起兄弟俩小时候的过往,曾维厚说“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他记得很清楚,小时候弟弟偷了邻居一个南瓜,回家后还得意洋洋。鉴于弟弟的行为,曾维厚将其教育了一顿,斥责他“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事一定要清清白白”。


曾维厚回忆,弟弟去了部队后虽再未回家,但经常会给家里写信,给老父亲寄钱。“曾垂富一周岁时,弟弟还寄了毛线回来,说是给孩子织毛衣。”


“以前吃不饱,穿不暖,一个南瓜就会让人误入歧途。”曾维厚说,现在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也搬进了四层高的小楼房。“这些变化,多么希望弟弟也能看到。”


“一个人躺在异乡孤不孤独?北方的冬天冷不冷?”年轻时,曾维厚也想去弟弟牺牲的地方看一看。但千里之外,山高路远。那时,曾维厚只知道大兴安岭在祖国的最北边。而且家中还有五个孩子要抚养,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如今交通方便了,但曾维厚老了。三千多公里,无论是坐飞机还是坐火车,曾维厚说他经不起折腾了,“要是能把弟弟的骨灰迁回到家乡,我这辈子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互动

为湖湘英烈“寻亲”,请你来帮忙


“打通昆仑千重山,又战东海千重浪。林海雪原铺新路,金沙江畔摆战场。”这首激情澎湃的歌曲,讴歌了铁道兵在全国修筑铁路的丰功伟绩。歌词中提到的“林海雪原铺新路”,说的就是8万铁道兵支援建设大兴安岭的场景。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英魂都应被铭记。”我们今天享受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不能忘记为国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应为英雄烈士寻亲、送英雄烈士回家,让英雄烈士与家人“团聚”。


由于时间久远、战争损毁等条件限制,很多先烈没有留下详细资料,或者无法找到安葬地,烈士寻亲现实难度很大。如果您是英烈的家人、战友或者知情者,可通过三湘都市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微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留言,或拨打三湘都市报热线0731-84326110与我们联系


【六名湘籍烈士名单】


图片


TAGS:快讯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由于相关原因暂时关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

点击关闭
问题反馈
177
点击返回顶部
瀵懓鍤粣妤€褰涢弽鍥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