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满足通勤主城区的需求
由于城市的扩张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北京远郊区承担了主城区的部分居住功能,随着周边新建住宅不断建成,远郊区通勤主城区公交运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居住在大兴区孙村组团的黄先生说:
黄先生:我们这里公交体系的规划还是以大兴的城区来规划的。孙村这里相当于是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在这购房的大多是在市里上班的人,现在这个公交的布局满足不了这些居民的需求,通勤主城区的需求。
孙村组团居住区内多个小区位置/高德地图
公交集团和属地公交整合布局
黄先生说,北京现在有运营业务覆盖全市的公交集团,以及各区管理、只在区内运营的公交公司,如果能将这两部分的运力整合,统筹规划,高效利用运力,把公交网络更好地辐射到远郊区,或许会更好的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黄先生:可能北京公交集团和当地的公交公司之间信息不互通,运力也整合不起来, 像就我们这有好多市属的线路,还有区属的线路,这个运力基本上是重合的,导致了运力上的浪费。我建议,将北京公交集团还有远郊区的公交运营公司的运力整合起来,从全局的角度来布局运力,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也能更好满足我们居民的出行需求。
图源网络
建议增加地铁接驳车
此外,黄先生还告诉“问北京”记者,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能便捷的通勤全市各区域,但目前远郊区的公交规划往往以远郊区城区为中心布局,居民去地铁站并不便捷,他建议远郊区的公交运力向地铁站点倾斜,方便市民接驳地铁。
黄先生:对于我们孙村组团的居民来说,接驳地铁就很困难,坐的公交都是去大兴区,满足不了我们接驳地铁的需求。我建议开通一些直接接驳地铁的通勤的公交车,无论是大巴还是小巴都行,这样能解决我们的通勤困难。
图源网络
建议定制公交用小型巴士
如今,定制公交也已经越来越多的普及。昌平区的张先生表示,定制公交需要一定量的乘客才能运营,而现在多数运营车辆都是大型公交,载客量大。为此,张先生希望定制公交采用一些小型巴士,更灵活地服务乘客。
张先生:昌平这边有很多的定制公交。但是它有个问题,就是它有门槛,必须得凑够一定的人数才能发车,因为那种大巴士。你像我们这小区人就特别少,就很难凑齐人数, 所以我就想建议能不能用一些小巴士来替换这个大巴士,十几二十个人的这种小型的这种定制公交,它就更灵活更方便,然后也就能更好地解决我们回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路面上存在“空跑”的公交
除此之外,在主城区工作的刘先生告诉“问北京”记者,在非早晚高峰期间,路面上存在部分“空跑”的公交车。
刘先生:好比咱们中午或者非工作时间我们也看到那个公交站没有什么人,然后公交车到了,开个门就走了,我觉得这个确实挺浪费的。
图源网络
利用技术 实现“智慧城市”
刘先生建议,利用现有的技术,如大数据分析等,合理规划运营,把“溢出”的运力分配给远郊区,让北京的公共交通带着大家走进“智慧城市”。
刘先生:我也是IT行业从业者,我们现在这个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这个方向已经有一些很成熟,或者说半成熟的技术,可以运用到公交资源平衡或者优化的方向里去,尤其是大数据。就是监控一下公交车的行驶区域,合理规划。最好把节省下来运力往远郊区铺一下,让资源更加平衡,让远郊区出行也更加方便。
图源网络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