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的统一目标 三句话
通航的岸线全覆盖
船舶的污废全接收
免费贯通全链条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我们一起聚焦长江船舶污染治理。长江,世界上运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内河黄金水道。随着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流域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但长江船舶污染问题仍然严峻。
为推动问题解决,2022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长江船舶污染问题,直接以公益诉讼立案。2023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专案组组长张雪樵带队,赴长江沿线六省市开展现场办案和重点案件督办。

经过摸排,专案组梳理出了长江船舶污染治理中的三大类问题:首先,是船舶污染物处置不规范;其次,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不完善,运行不佳;三是港口码头接收船舶污染物收费标准不统一,影响船舶污染物处置效果。
长江船舶污染问题的苗头最早暴露出来是在长江中游的三峡。葛洲坝水利工程和三峡工程中间是三十多公里的西陵峡,这里被称作“两坝一峡核心区”。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检察院收到一条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办案线索。这份挂牌督办通知指出,长江宜昌段码头存在船舶污染的问题。
检察官立刻赶往现场,对一艘正在宜昌锚泊,等待通过三峡船闸的船只进行考察。“江龙868”是一艘常年往返重庆、江苏两地的货船。八名船员常年吃住在船上,产生不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船舶运行还会产生含油污水。这三类污染物是船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005年《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公布后,海事部门倡导“船上存储、上岸处置”,推行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从而将船舶的通江阀门管道强制盲断了。
检察官发现,虽然船上的通江污水管道被切断了,但污染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在当时,宜昌水域沿岸港口码头的接污设施建设得并不完善,上岸交付污染物缺少出口,船舶污染仍然存在,人们在岸边能看到江面比较浑浊。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三峡船闸过闸船舶数量越来越多。但过闸时,海事部门对船舶污染物处理情况的检查并没有放松。正因船只数量多且过闸监管严格,而当时污染物处理能力又较低,船舶污染问题才在三峡船闸锚泊待闸区集中暴露出来。这一点,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了。
面对严峻的污染现实,葛洲坝人民检察院认为,必须在三峡大坝的上游、葛洲坝的下游建设专用环保码头,将待闸船舶污染物全部接收上岸。但由于标准高、水位不稳定、协调多方等问题,在如此重要的水域建设环保码头并不容易。

检察院需要将各个行政机关的思想和行动全部统一到法律的要求上来,才能推动合力建造环保码头。随后当地组织了由交通、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参与的十余次磋商会议。
经过一年的努力,当地按照“六个一”的建设标准建成了五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码头,还配备了移动接收船。2020年底,投资1亿多元的三峡秭归环保专用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这不仅解除了船民的排污之忧,也化解了“两坝一峡核心区”的船舶污染风险。

葛洲坝人民检察院仅凭诉前磋商就解决了污染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的案件线索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办理最高检交办案件的基础上,湖北省三级检察机关又办理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六十二件。经过摸排,专案组梳理出了长江船舶污染治理中的三大类问题:首先,船舶污染物处置不规范;其次,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不完善、运行不佳;最后,港口码头接收船舶污染物收费标准不统一,影响船舶污染物处置效果。2023年1月,专案组赴长江沿线六省市开展现场办案和重点案件督办工作,上海是此次专案组督办案件的首站。专案组从上海外高桥码头登船去往崇明岛。专案组发现,码头设施极不完善是一大突出问题。崇明岛二十一家外港码头年代久远,只有一家码头正在建设接收设施,其余码头都是采取接污船接污的做法。检察官还发现了一家既不具备接污能力,也没有签委托协议的码头。对此,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码头监管单位上海市交通委发出了检察建议。
污染物接收收费标准高也是另一个重要问题。上海虽已对黄浦江内河航道中航行的船舶污染接收实行免费,但对进入外港的内河船舶要收取高额污染处理费用。上海港是我国货物出海的重要窗口,进出外港码头的,主要还是来自内河的船舶。专案组认为,这种以水域位置来决定是否向船舶收费的做法,不利于长江内河船舶污染物的防治。随后,专案组来到了第二站江苏。无锡(江阴)港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心地带,江阴船闸距离长江主干道仅1.5千米。宜昌三峡船闸曾出现过的问题在江阴船闸重演,因排队等候过闸,一些船舶向岸边非法倾倒垃圾。
在江阴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下,街道组织人力对岸坡实施了清理整治,江阴交通运输部门设置了警示牌,装了监控,严查船舶污水偷排、生活垃圾乱扔的行为。江阴船闸一带非法处置污染物的现象被有效遏制。结束江苏督办后,专案组来到了第三站安徽。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后,安庆市人民检察院对辖区内十多家码头逐一走访调查。九号码头是安庆市主城区通往对岸池州市的唯一轮渡客运通道,人们通过坐一种无动力装置的船——趸船过江。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检察院沿江排查发现,趸船上卫生间产生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排长江。
检察院向安庆市迎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局、迎江区宜城路街道办事处两家单位分别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限期整改。现在,趸船已经安装了污水处理装置,长江边这个小角落的污染漏洞被及时堵上。
在安徽整改的同时,上海、江苏两地也在积极行动。2023年3月1日,《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实施后,上海的码头想要新建、改建、扩建,应当按照要求,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同一天,《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施行,条例的出台,将江苏省“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通过法规加以固化。
船舶污染会对长江的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
第一是水污染。一些船舶运油、运危险货物,包括生活污水,风险是比较大的,就会降低相关水域的水质;如果是自然保护区,或者其他相关区域的话,可能会对水生动植物产生一定的危害。第二个就是固体废物污染。生活垃圾如果不交到指定的地方,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白色垃圾,譬如塑料袋,如果进入水体以后,最后流入大海,肯定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最高检协同十一省市的力量共同推动船舶污染治理,这个您怎么看呢?这个是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创新。第一,解决了原有的垃圾收集、废水,包括收运、处置不方便的问题;第二个就是促进了地方的立法,国家层面的法律具有原则性,但是具体的实施,每个地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些地方,譬如上海、江苏就制定或者修改了本地的船舶污染防治条例。

大江上下难协同,法律监督助力国家治理
随后,专案组在江西瑞昌、湖南岳阳两地发现了污染物转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专案办理期间,瑞昌市人民检察院发现,当地一些码头船舶在装卸货物时,大量货物残渣流入长江,油污水直排入江。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发现,当地有一些接污船只随意靠岸转移污染物。查明线索后,两地检察院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去了检察建议书,堵上了监管的漏洞。
重庆是本次调研和督办案件的最后一站。专案组先来到长江重庆长寿段,长寿区共有11个码头,其中棺材石和老黄沟两个老旧散货码头缺乏接污设施。专案组来到棺材石码头,这里摆放着几个老式垃圾桶。专案组组长张雪樵立马想到了在江阴看到的智能一体化接收柜,建议码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智能接收柜。
2022年11月7日,长寿区港航管理处回复检察院已督促棺材石码头、老黄沟码头配备油污水收集柜。离开长寿港,专案组来到了最后一站涪陵港。在这里,专案组登上了一艘跑四川泸州到上海线路的货船。船长周家勇给检察官们提供了一整年污染物交付记录本。专案组发现,它的运输路线虽然贯通长江上中下游,但经常交付污染物的地点只有江苏太仓、湖北宜昌和重庆果园港。船长说,不在上海交付污染物的原因是上海收费较高,他们最多一次交过4000元。
据周家勇介绍,现在江苏最完善,也基本实现了全免费,这也是他们常年在太仓交污染物的原因。但交付免费,也给江苏带来了处置压力。回京后,专案组结合此次调研和督办案件的情况,对专案聚焦的几类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针对非法处置污染物的问题,专案组梳理发现,由于海事部门一方面推进船舶通江管道的铅封盲断,一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使得非法排污情况得到遏制。针对各地存在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不健全、运行不佳、监管未形成闭环的问题,专案组调研认为,长江干流设施覆盖率已日渐完善,但支流仍有欠缺,部分地区设施运行不理想。专案组认为,船舶污染防治的关键还是在船舶污染物处理的收费上。在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仅有五省免费接收生活垃圾,四省免费接收生活污水,各地针对生活污水收费标准不一。各地处理船舶污染物的经费来源不同,有政府承担、码头承担等。八天七夜,专案组足迹遍布沿江六省市近三千公里,共走访沿岸十二家企业,登船七次,与行政机关座谈三次,询问船员十一人。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专案组对非法排污、码头设施建设、各地收费情况这三大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船舶污染治理专案的走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八天七夜的行程走下来,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核心凝聚了人心,思想引领了文明。沿江六省市所到的十二个码头,它的污染物的接收、转运、处置的能力水平在短短的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长江大保护已经成为上下统一的共同行动。
现在专案已经办理了一年多的时间,发现的问题也不少,接下来专案办理的路径和污染治理的路径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是要在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区域协同上下功夫,着力推动解决上游、支流,因为地势落差大、建设成本高而导致的污染物的接收点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第二要在承担着监管职责的多部门协同上下功夫,推动解决接收后的船舶的生活污水能够免费纳入住建部门管理的城乡废水处理系统,推动解决船舶的洗舱水,还有其他的危废有效衔接到生态环境部门管理的危废处理系统。
第三要在全流域、全免费的政策协同上下功夫,谁污染谁付费是大原则、大政策,但是什么时候付,怎么样的方式付,什么样的标准付是科学。
国家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五年多的时间,从过往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几个大专案来看,比如说万峰湖专案、南四湖专案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办案成效,为什么检察公益诉讼能够在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融入大局,得其“天时”。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浩浩汤汤,投身这一洪流,则无往而不胜。
第二是国之大者,得其“地利”。大江大湖的生态系统把上下游、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老百姓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就是国之大者。
三是人民至上,得其“人和”。万峰湖、南四湖专案,我们守住了一湖碧水,努力去打造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新样本,检察机关是公益保护的“国家队”,就是要把祖国山川的大江大湖的生态之美变成老百姓最普惠的福祉。
CCTV今日说法《今日说法》,中国人的法律午餐。每天中午12:3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297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