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
姜女士(化名)在网上
认识了一位富二代
自称姓孙,北京人,在美国生活
父亲是某私募基金亚太主席、
某集团创始人
两人时常聊天,一来二去
感情也升了温
“网恋被骗”的新闻
姜女士也时有耳闻
为此,她特意托熟人
对孙某做了背景调查
获知
“该集团创始人确实有一个儿子
目前在美国”
姜女士这下放了心
坦然接受了这段从天而降的爱情
可刚过了1个月
姜女士便匆匆报了警......
富二代男友手把手教投资
女子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
大部分时间里
姜女士和孙某都在境外
社交软件“WhatsApp”上聊天
起初她并不相信孙某的身份
还做了背景调查——
拜托熟人去打听情况,与孙某所述整体吻合,便逐渐放下心防。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双方在网上建立了恋爱关系,还约定1个月后相见并见家长,姜女士也越发地信任孙某。
“我这段时间多赚一点,我们以后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在两人恋爱期间,孙某多次晒出投资盈利截图,表示自己有靠谱的内幕消息,劝姜女士也一起注册账号赚钱。
“消息的来源是没问题,不会有风险的,有风险的事情我不会让你做的。”孙某再三向姜女士保证,还给她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数字货币交易和外汇交易的软件。
姜女士上网查询后发现该APP真实存在,便跟着投入。
做了两笔命中率100%的交易后,孙某看姜女士APP账户钱太少了,“财大气粗”地给转了99万美元。姜女士也愈发信任男友的为人和财力。
此后,姜女士把国内理财产品的钱、亲友借的钱共计2000余万元全都放进了这款名为“apex”的APP中。
时间到了2023年1月下旬,当时帮忙“背调”的熟人突然跟姜女士说了个消息:经多番打听后,发现某集团创始人儿子与孙某有多处信息对不上,姜女士可能是被骗了。发觉不对劲的姜女士马上在app里提现,却发现无法操作。
因名下涉嫌被骗的这张银行卡是在杭州滨江办理的,姜女士在杭州报了警。
开发诈骗APP的程序员落网
“男友”留下的信息都是假的
姜女士报警后没多久
警方将男子黎某抓获归案
不过
这位黎某并不是骗了姜女士的孙某
而是开发这款投资APP的程序员
据黎某交代,他一直对软件开发感兴趣,报班学习过PHP技术,学成后陆续在广东深圳、菲律宾等地从事互联网软件开发相关工作,后又在网上接软件开发的兼职谋生。
2021年12月,他在境外软件“Telegram”的一个技术交流群中,看到了一则“招聘外包程序员”的消息。一番沟通后,双方达成合作。
起初,黎某主要负责软件的功能模块、写代码包等简单任务。2022年9月左右,对方开始发给黎某包括“S”系统在内的投资系统软件维护的业务。由于这些软件跟国内合法软件有明显不同,还涉及虚拟货币交易,黎某怀疑是非法平台。
“对方说他们不是搞网络诈骗的,就是做个盘给当地圈里子的人玩。我猜可能是类似于网络赌博一类的。”为了赚钱,黎某明知不合法,仍决定继续“兼职”,按照对方要求完成了相关程序的开发。
2022年11月,对方再一次找到黎某,要求他把Logo换成“apex”,并重新部署服务器,不久后,姜女士在这款app中投资下注。
截至案发,黎某累计从中获利8万余元。
5月5日,滨江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黎某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黎某通过境外聊天软件与上家联系,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根据上家提供的代码模板及特定要求,开发了涉诈APP“apex”的部分功能,并帮助将该涉诈软件部署到指定的服务器上进行运行,并从中获利,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近日,法院作出判决
判处黎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缓刑二年六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
另据了解
那位骗了姜女士的孙某
人在国外
留下的相关身份信息也都是假的
目前,案子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检察官提醒
虚假APP已成为黑灰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人员要时刻紧绷法治意识,始终遵守职业道德,面对金钱的诱惑,切勿逾越法律边界,切莫成为他人违法犯罪的工具人。
“WhatsApp”“Telegram”等境外软件常被诈骗分子用于诈骗或诱导、联系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助犯罪,务必立即卸载,避免被骗和被骗子利用。
来源:杭州日报、南国今报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