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整个世界为之震动。几个月后,美国也将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在科技实力上跟上世界的步伐,面对世界强国的军事威胁时,落后就必然要挨打。
1958年5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郑重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表达了中国人民发展航天技术、向宇宙空间进军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同一年,刚刚归国的志愿军工程部队秘密开拔,向着内蒙古西北部的额济纳旗开进。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在这片茫茫戈壁上修建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这就是日后闻名全球的世界三大卫星与载人航天发射场之一、中国航天事业的起飞之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戚发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是人类生活的第四环境,是国家主权的第四个疆域。上天是一个大国的重要标志,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必须要有。
1960年初,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探空火箭实现了8公里距离的飞行。不久,毛主席视察了这枚探空火箭。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实体火箭。
图:毛主席视察探空火箭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
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这个凝聚了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所有奋斗与期待的日子,也在2016年被定为“中国航天日”。
02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给中国施加巨大的压力,毗邻边境的酒泉不利于战备,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意识到,必须要再建一个新的发射场。新的发射场就选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
西昌位于攀西大裂谷腹地,大凉山横贯全境,平均1600米的高海拔,避开了大气层中最浓密的部分。此外,西昌气候适宜,全年日照多达三百多天,可供发射的时间非常多。
吴炜琦
时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副主任
一个就是纬度低,离赤道近,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来提升发射能力,那么这样的发射能力在当时还是中国最强的。
当西昌的建设者在深山沟里默默建设发射场时,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也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当时,美国来的大批随行记者要报道这次盛况,美国亿万观众也期盼能在电视上看到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实况。
尽管中国在1970年也提出了研制同步通信卫星的初步方案,但因为条件所限,一直没有真正实施。鉴于中国当时还没有通信卫星,美方就提出可以无偿提供美国的通信卫星。对此,周恩来总理指示,原则同意通过卫星电视转播,但采取中国政府出资买下供美方使用的卫星,然后再租给美方使用的办法,以维护国家主权。
李颐黎
时任七机部八院运载火箭研究室 轨道组组长
我们国家急需搞应用卫星,在第一个卫星上天后,下一个我们要占领的高地是同步轨道,就是要占领到36000公里高的轨道。
36000千米的轨道高度,约是“东方红一号”卫星高度的数十倍,是当时中国卫星发射经验中从未到达过的高空轨道。为了能够把卫星成功送入轨道,除了需要性能更强的运载火箭,发射场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凭借着自身低纬度的优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当时唯一能够发射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场。
1975年3月31日,一份《关于发展我国卫星通信问题的报告》被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当时,毛主席因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准备接受手术,但他坚持逐字逐句听完了报告。最后,他在报告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批准通过。
1983年,当中国首颗同步卫星和运送卫星的“长征三号”火箭送到西昌时,沉寂许久的西昌热闹起来。来自航天系统各个部门的人们会聚一起,共同见证中国首颗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
1984年4月8日傍晚时分,这个带着全国人民希望的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成功起飞,奔向36000千米的太空。
同步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应用,结束了中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此后,电视、电话逐步进入千家万户。
赴九天,问苍穹,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用坚实的脚印一步步创建起中国的航天事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