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境内,背靠青山,一水环绕。苗族的祖先从中原大地历经五次大迁徙定居在这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刚到苗寨门口,我们的心就被身着盛装,热情好客的苗族乡亲们点燃了!
12道拦门酒,每一道都有着美好的祝福,让客人们喜笑颜开、心情愉悦。
“鼓,对于我们苗家人来说非常重要,鼓和我们祖先和信仰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有一个专门放鼓的地方,就叫鼓藏堂,负责管理这一面鼓的人,就叫鼓藏头。像我们苗家比较重要的一些节日,比如说,鼓藏节、吃新节的时候,就是由鼓藏头来主持的。”
“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服饰秀,因为我们苗族有很多支系,有白苗、花苗、黑苗,像我们雷山这边就是以黑苗为主,黑苗的服饰主要是以黑色为底色。像我们因为支系不同,包括我们平时日常活动不一样,服饰也有很多不同类型,有长裙、中裙、短裙、百鸟衣等等。”
在苗寨中心街区,几乎有半条街都是苗族服装租赁店和旅拍店,很多游客都被色彩鲜亮的苗族服装吸引,在风景如画的苗寨,何不拍套旅拍?
在这里拍照,除了以建筑、街道或者雕塑为背景外,春天里最热的打卡点就是这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了。
嘎歌古巷是一条很有特色的小巷,里面藏了很多文化景点。苗家人在这里展示着自己的特色技艺。
这里有一句谚语:母亲手巧穿好,父亲勤劳吃饱。这个手巧,讲的就是苗绣。
除了苗绣,蜡染也是苗家人很擅长的技艺。因为色调素雅、纹样优美,蜡染在民间艺术中有很高的声誉,是苗族传统技艺的瑰宝,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蜡染体验店,可以买到各种特色商品,服装、围巾、手提包、装饰画。
如果想体验蜡染,手艺不凡的苗家人会一步步教你,没有绘画功力的人可以选择店家提供的图样,静下心慢慢享受时光的流淌。
来到西江千户苗寨,你会发现苗族的男男女女都喜欢佩戴银饰。传统的苗族银饰制作,往往要经过熔、炼、锻、拉、凿、磨、扭等十几道工序,而如此复杂精美的制作靠的却是最古老的方法和最简单的工具。难怪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西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就名列其中。
苗寨先祖迁徙到西江的时候,为了节约耕地,抵御侵袭,将居住的房屋修建在山坡上。如今这些吊脚木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勾画出苗寨最美的轮廓。
“吊脚楼的一楼是关养牲畜,还有二楼,就是我们村民居住的地方,第三层,实际上主要是用来堆放粮食。我觉得他们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兼顾了生产、生活。”
西江千户苗寨现有住户1400多户,6000多人,其中99%以上都是苗族。这是一个活着的古镇,游客来到这里,仍然可以看到、感受到苗族人的文化和习俗。
观景台是俯瞰西江苗寨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每天天还没黑,游客们就会赶到这里,架好相机,拿着手机,等待夜幕降临。
夜晚的西江分外迷人,整个苗寨繁星点点、灯火辉煌、恰似天上人间。
夜晚西江既美丽又多情。苗族人管男女恋爱叫“游方”,你可以站在游方桥上倾听苗家男女唱情歌,感受苗家人的浪漫。
也可以到小酒吧,听听驻唱歌手带来的经典音乐,古寨中的时尚流行,既穿越又迷离。
乌杆天麻,是雷山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标产品。天麻除了有药用价值之外,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材。新鲜天麻烹饪的时候,一般不去皮,直接做菜,这样药用价值最高,但要是不喜欢那么重的味道,可以去皮加工,做法也很多样。
也可以切成丁儿,焯水后与土豆泥、淀粉一起拌匀,捏成圆球,下锅小火慢慢烹炸,直至表面金黄。
还可以直接切成片,与本地鸡一起炖煮,据说这天麻炖鸡是当地人最喜欢的做法。
筵席后的板凳舞是最欢乐的,悠扬的芦笙,欢乐的歌舞,苗寨人快乐着自己,也把喜悦带给五湖四海的客人们。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