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过年了,您家里置办年货了吗,孩子们的新衣服和新年礼物准备好了吗?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消费复苏和提振消费信心又成为社会热议的重要话题。在各种大力促消费、买买买的行动中,直播电商绝对是最热闹的场景之一。
近年来,直播电商不断迭代新的玩法,展现出超强的带货能力。回顾过去的2022年,超级主播慢慢隐身,兴趣消费、知识消费更加活跃,餐饮茶饮、旅游平台、航空公司、新农人达人们都玩起了跨界直播。作为流量增长的新通道,直播带货也是不负众望,淘宝直播发布的《2022直播电商白皮书》预估2022年全网直播电商GMV约为3.5万亿元,约占全部电商零售额23%左右。
正所谓,“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商机”。从短视频创作者到网红主播,从有关品牌方和互联网公司的各种“大佬”,再到自带光环和粉丝进场的影视剧明星大V们,似乎只要有点名气的人,都想整出点“动静”,以便加入直播大军进行带货。以至于消费者都开始感慨,莫非“宇宙的尽头是带货”?
图片源于网络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方式,全方位展示商品、服务,让体验和承诺更加直观,有效链接商家和消费者两端,让优质好物触手可得,也助力美好生活马上抵达。《抖音电商责任报告》显示,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在发掘优质好货、服务乡村振兴、助学助老助残、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潮复兴等方面大有作为,平台责任持续彰显,主播达人主动参与,消费者反响热烈、积极参与点赞和下单。
不过商机之下,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例如,消费者担忧的网络交易信息不对称、主播夸大宣传,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货不对板、货价不符,还有消费者表示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可能涉嫌销量刷单或数据造假,引发消费者投诉。在主播们收入高、来钱快的标签印象之下,还可能产生对社会就业观和消费价值观的冲击。
为粉丝推荐好物,为“家人”谋福利,实际上都是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行带货卖货。然而,本应该细水长流的服务和互动,却跑出来了加速收割的节奏。君不见,多少明星泪洒直播间;君不见,“剧本”“套路”层出不穷,多少“网红”上演闹剧。
种种情况表明,加强平台内容、技术治理和主播群体规范,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保障,打造健康稳定公平的消费生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任重道远。
如果说直播带货的前半程属于是探路,那么从平台到主播再到消费者都交了不少的“学费”。在直播带货的后半程,围绕“人-货-场”这一体系展开互动是基本逻辑,这些可能要看主播达人个人能力,看平台和品牌的加持,或者可能还需要一些机会运气和引爆点。但不管怎样,努力培育增强主播和直播的吸引力、竞争力,强化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尤为关键。
最后,不管宇宙的尽头是不是直播带货,对于有关平台和主播来说,从“信息消费”到“信任消费”的历程并不轻松。同样,对于消费者而言,用好消费选票,珍惜自己的自主选择权、监督权,从“信任消费”再到“责任消费”,同样还需努力。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