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呼和浩特市的任先生在买东西的时候,突然发现银行卡里的两万多块钱全没了,仔细想想,自己压根儿就没用过这些钱,这是咋回事呢?

任先生 当事人:跟我的手机核对,没有(消费记录),后来跟娃娃的(手机核对),后来一核对 (消费记录)全在那上头了,对上来了,全是腾讯(消费),全是(花在)游戏上了。

先生的孩子今年11岁。发现孩子玩游戏花了两万多块钱,任先生很生气。那这些钱都花在哪儿了呢?

任先生 当事人:(花钱)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买游戏(账号),花了一万二三或者一万三四,还有一个是腾讯(充值),可能花了一两千元,还有一个就是私人的,他加上人家(好友),可能人家带着他耍,这个也给人家转了一部分(钱),可能有个四五千元。

记者了解到,孩子没有用任先生的手机玩游戏,那钱是怎么花出去的?

任先生 当事人:孩子的(平板电脑)是用我的另外一个手机号下载了微信,那个号可能跟我的银行卡绑定了。任先生 当事人:可能是免(密)支付,或者就是他平时从学校出来,买个笔买个本,我就告诉他微信支付密码了

任先生现在想把这些钱追回来,他已经和腾讯游戏公司沟通了这个情况,正在走退费的申请流程。但是孩子转给陌生人的那些钱,由于对方已经删除了好友,目前没有办法追回。因为对孩子平时玩游戏疏于监管,任先生现在很懊悔。

任先生 当事人:气得你,你说这么大的事,我也可能连骂带喊的,把娃娃吓得,为啥他们敢(花)这么多(钱),一笔一笔的买这些东西,他们肯定是成瘾了,(我)对孩子管理肯定是不当,希望家长们不要就像我这样。

《都市全接触》之前多次报道过孩子玩游戏充值或者被骗的消息,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常常发生。眼下正值暑假,学生们有了空闲,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也多了,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在保护个人账户安全方面更加注意。

马振国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公安分局刑警中队反诈中心:青少年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网络消费领域,同学们一定要切记,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随意和陌生人进行网络聊天,不随意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家长的个人信息发送给陌生人,更重要的是,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进行转账。与此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也要注重对孩子网络使用的监管和教育以及指导。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