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杭州市民刘女士给我们打来电话反映,她所在的社区正在给居民办理门禁卡。这本来是一件便民的好事,但是让刘女士想不明白的是,领取门禁卡,不仅需要上传身份证的正反面,还需要留下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还要录入人脸信息。这操作就让刘女士想不明白了:发张门禁卡,要提供这么多的个人信息干什么呢?
1
小区领取门禁卡需要提供个人信息
刘女士通过电话向记者表示,她本人今年已经70多岁,是一名退休职工,平时居住在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前一阵子,他们单元楼道口的公示栏上贴出了一张通知,说是小区要安装电控门,让居民赶紧去领取相应的门禁卡。不过,当刘女士赶到门禁卡发放点,领取的方式让她产生了疑虑。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居民 刘女士
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然后还做了人脸识别,还要电话。我就问他,要这么多信息,我是不是有信息泄漏的危险。
刘女士说,她平时经常关注《经视新闻》,了解了不少由于个人信息泄漏造成的诈骗案件;在他们楼道口的张贴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预警信息上,也写着要大家注意保护个人身份隐私。刘女士认为,按说发放门禁卡,居民只要出示相关材料来证明自己是本小区居民就好,凭什么又要身份证,又要电话号码,甚至还要人脸识别呢?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居民 刘女士
因为现在年纪大的人,一般就是手机号码容易被人家获得。获得以后,有的时候经常有一些广告或者是要你参加一个什么卖保健品。就是我不愿意接这样的电话,一个是打扰了我的生活,另一个,因为现在一般的手机都可以跟银行卡连在一起,还是有不安全的忧虑吧。
按照刘女士提供的信息,我们找到了大塘巷社区此次门禁卡的发放地点。在现场,有不少老人都是按照通知的要求,排队来领取门禁卡。
现场有老人表示,他们对于发放门禁卡需要拍摄居民的面部信息,心中还是存有一些疑虑。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居民
人脸识别有的专家讲好像不是很安全,那么怎么办呢,社区通知的喽。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居民
社区我们都信任的,总不会骗我们的喽。
我们注意到,有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给居民提供的身份证正反面拍照,还要登记居民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最后再对居民面部信息进行拍照。在现场,还张贴着一张智慧门禁小程序的使用说明。居民在经过相应的身份认证之后,就可以通过登录小程序,完成相应的门禁操作。
2
信息采集公司非官方机构
派出所也并不知情
记者发现,为大塘巷社区提供门禁系统软件服务的,是一家位于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名为高锦科技的第三方公司,并不是官方机构。那么,居民如此详细的个人信息被该家公司采集之后,是如何来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漏的呢?我们拨打了该家公司的客服电话。
杭州“高锦科技”客服电话
这是你们社区通知的,你们去物业那里办理就好了,我们没有权限处理这个。我们相当于是供应商,这安全性都有保障的,你有问题可以去物业。
这位客服人员并未回答记者的疑问,便匆匆挂断了电话。随后,记者又就此事向大塘巷社区所在的杭州米市巷派出所进行了求证,而派出所方面对此表示,他们对此并不知情。
3
社区:通过实名认证提升门禁安全性
已签订保密协议
仅仅是发放一张门禁卡,为何要收集如此详细的居民个人信息?在大塘巷社区的门禁卡发放点,我们就居民信息被采集之后的信息安全问题,询问这里的工作人员。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 工作人员
这个您可能要问我们的领导,这个我们只是他们要求,上面要求我们这么做,我们就只能这么做。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大塘巷社区的门禁卡发放工作,都是由社区统一组织,为门禁系统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公司,也是由社区引进的。于是,我们前往了大塘巷社区的办公地点,并找到了这里的相关负责人。
翟隽隽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 副书记
想通过实名认证的一个方式,来保证我们的发卡的对象是实际居住在我们这边的小区居民,从而提升我们小区的门禁的安全性。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由于大塘巷社区内有多个老小区,人员构成复杂,此前经常发生社会闲杂人员随意进入小区的情况,给社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近期,借着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时机,社区就想着安装一套门禁系统,对小区居民每人发放一张实名认证的门禁卡,以便对人员出入进行统一管理。
翟隽隽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 副书记
其实我们发卡的对象,肯定是居住在我们小区的居民。那么同时的话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次发放门禁卡对我们小区整一个居民的居住的情况进行再一轮的查漏补缺,然后确认我们小区居民的实际居住的情况,从而为我们小区后续的一些工作带来一些基础性的数据。
那么,这家名为高锦科技的第三方公司,是否有权利收集如此详细的居民个人信息呢?居民们被采集的信息,又如何来保证安全呢?
翟隽隽
杭州市拱墅区大塘巷社区 副书记
跟他有签订保密协议的,因为这个人脸比对、实名比对是要接入到公安网的。公安网的话,就是公安这边的话肯定也是开放了相应的权限给这家公司,然后进行一个人脸的比对,才能够认证他这个人是他本人。所以说我觉得,我相信这家单位在合作方面,在保密方面,工作的话肯定是比较有专业性的。小区居民也对安全性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是在跟第三方进行沟通,能够尽量少采集一些居民的身份信息,然后减少后续的泄密的风险。
这位负责人介绍,如果居民不愿意透露太多的个人信息,在后期也可以通过领取机械钥匙的方式进出小区。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11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提出: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来源:浙江经视新闻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