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浠婂ぉ鏄�2025骞�7鏈�9鏃� 鏄熸湡浜 鐜板湪鏃堕棿鏄�5:18:42    鐟炵憺宸插嚭鐢�5599澶�19灏忔椂53鍒�42绉�  绁濇効浠栧仴搴峰揩涔愭垚闀匡紒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国内 > 快讯 > 目测要火!武汉这条830米小路竟藏着这个
目测要火!武汉这条830米小路竟藏着这个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2-06-08

图片


今起,长江日报推出“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系列报道,以小见大、以点见面,聚焦展示武汉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长江大保护、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的举措成效,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再续精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条乡间小路来了一批拓荒者


“当初刚搬来时,一片荒芜,还有人在这里养牛。每天开车进小道,要等一群牛先走。”6月7日,站在东湖高新区“韩杨路”路口,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程建伟指着身后的建筑感慨,“我们跟着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工研院”),来到韩杨路1号,成了这里的第一批拓荒者。”


图片

记者高勇 摄


他身后的红色立柱上,雕刻着各种公式,灰白色外墙上规整的玻璃,仿佛一块块芯片,又好似被切割均匀的玻璃基材。这是武汉首批“四不像”机构光电工研院的新址,该机构瞄准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促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


大楼内,武汉光电工研院院长韩道正忙着为刚入孵的初创型企业设计小批量试产方案,他介绍,“我们孵化的许多企业,纷纷进入产业化关键期,急需中试平台、车间厂房和应用场景,我们选址光谷东兴建光电创新园,3年前搬入韩杨路,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向‘最后一公里’进军。”


图片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园。记者高勇 摄


大楼另一侧的极目智能标准化生产工厂内,半自动化产线正在运行,年产能可达30万套。


从这里下线的车规级智能驾驶软硬件产品,批量供货国内外30余家主流主机厂,包括国内主流乘用车、60%以上主流卡车主机厂及80%主流客车主机厂,商用车驾驶辅助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


图片


图片

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组装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终端。记者高勇 摄


极目智能每天采集的数据量将达数TB,如何让人工智能通过如此大量的数据进行学习、最终实现自动驾驶?


图片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外景。记者高勇 摄

在200多米外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极目智能人工智能算法专家王雅儒是这里的常客,公司成为计算中心生态合作伙伴后,他常到这里与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研讨,如何借助算力实现智能驾驶感知模型的设计及优化。


去年投用的该中心,成为韩杨路上第二位“住户”,目前已为极目智能等上百家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图片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数据机房。记者高勇 摄


这条路串起多家高科技公司


图片


这条叫“韩杨路”的支路,不过830米,位于光谷科学岛启动区,分布有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光电创新园,1公里内还连起了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光谷科学岛(武汉)有限公司


图片
位于东湖高新区韩杨路的地标性建筑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记者高勇 摄


嗡嗡……一架无人机在韩杨路起飞。站在光谷科学岛(武汉)有限公司中控屏幕前,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无人机由韩杨路一路向东去,向下俯瞰,光谷科学岛内,基础设施骨干路网已然成型。


据介绍,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将尽快进场建设,未来,光谷科学岛将成为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乐土。


图片
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检测研发的超低空全自动智慧巡检系统。记者高勇 摄

从一条乡间阡陌小路,到接入光谷科创大走廊。站在韩杨路上,无人机飞跃在全面启动建设的湖北东湖科学城上空,一个连接起鄂州、咸宁、黄冈、黄石的“创新策源地”延展百余公里。


每日,无人机都要飞上好几趟。提供超低空巡检服务的是一家叫飞流智能的企业,正是在韩杨路上的光电工研院孵化。创始人刘奇正带领团队实时处理当日飞行的影像,“真没想到,就在‘家门口’找到了应用场景。”


图片
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检测研发的超低空全自动智慧巡检系统。记者高勇 摄


创新之路向武汉城市圈不断延伸

韩杨路,是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一条“快车道”,更是科技创新的样板间、试验场。光谷科学岛(武汉)有限公司还在与丁烈云院士领衔的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将最新的数字化建造、孪生城市等技术应用于东湖科学城核心区的建设。


通过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这些原来孤立的创新平台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顺着一条韩杨路延伸去,一直到100平方公里湖北东湖科学城“一纵两横一环”版图,看不见的创新脉搏,正在有力跳动。


图片
从梨山远眺韩杨路上的地标性建筑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和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记者高勇 摄


最新的消息是,就在本月,连接武汉、鄂州的一条重要城际道路高新六路将实现硬联通,这为东湖科学城至武汉城市圈的创新“软联通”带来无限遐想空间。


光电工研院运营总监毛鑫兴奋地告诉记者,武汉支柱产业之一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对围绕光芯片、光器件的中试机构需求极大。今年来,武汉、鄂州等多地企业找到他们,想要在位于园区的光芯片先进封装工艺湖北中试基地等平台上,进行晶圆切割、芯片测试或芯片贴片。“研发、中试在武汉,生产在城市圈,将促进创新要素流动。”


一条创新之路,正越走越开阔。


TAGS:快讯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鐩稿叧璇勮鐢变簬鐩稿叧鍘熷洜鏆傛椂鍏抽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

鐐瑰嚮鍏抽棴
闂鍙嶉
185
鐐瑰嚮杩斿洖椤堕儴
寮瑰嚭绐楀彛鏍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