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仙娘,我给你弄只小冰箱吧,天热了东西容易坏,要吃坏肚子的。”
陈雪民自打在自家地下室遇见94岁的何爱仙,就经常去看望老人。
“去年,爱仙娘用破袜子包了一沓钱,外面绳子捆着递给我,说自己有困难,装电梯的钱能不能分期?”陈雪民是老人邻居,也是爱民小区业委会主任,他对小时新闻记者说:“现在电梯都装好了,我给爱仙娘送点米啊油啊的,很方便的。”
94岁独居老太太,住在5楼
何爱仙独居在杭州临平爱民小区,家住5楼。
小区是1996年建成的,一共有9幢27个单元324户居民,70岁以上的老人有90多位。
老人家里没什么装修,水泥地、白墙板,配了几件最简单的老式家具。
何爱仙身体还算硬朗,因为独居,她每天要爬五层楼出门买菜、遛弯。
何爱仙的丈夫44年前就病逝了,她一直没有收入,靠丈夫的抚恤金生活,日子过得很拮据。
陈雪民得知何爱仙的情况后,会隔三差五带东西给老人,他也盼望小区能早点装上电梯。
而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临平老旧小区已经加装了182台电梯,惠及48个小区3600余户居民。
“爱民小区什么时候能装上电梯呢?”
机会终于等来了。
一天三趟下楼,真的有点喘
今年,临平很多老旧小区都加装了电梯,爱民小区是为数不多的整体
去年,陈雪民负责整体加装电梯的征集民意工作。那天,他给何爱仙打电话,约她到2幢地下室面谈。
因为小区没有管理房,陈雪民家狭小的地下室,就是业委会的临时办公点。
那天,电话挂断不到5分钟,何爱仙就出现在地下室门口。那天,是陈雪民和何爱仙第一次见面。
看到老太太腿脚这么利索,陈雪民好奇问老人家几岁?听说是94岁,他震惊了:“早知道,我就不让她下楼了!”
何爱仙倒是挺开心,因为她每天早中晚都会下楼走动,加装电梯这件事,自己盼了好久。
早晨,她会步行去小区隔壁中山路农贸市场买菜;中午和傍晚吃完饭,她会带上小板凳下楼,老人们喜欢坐在树下聊天。
只是每天三趟上下五层楼,实在是苦了何爱仙:“每次从楼下走到家里,我气喘吁吁的,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
年纪大的人爬楼梯,手上还拿东西,腿脚毕竟没年轻人灵光,要不是一只手死死拽住扶手,有好几次,她都觉得自己要跌下来了。
底层住户反对装电梯,怎么办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惠民工程,按照住户高低楼层不同,费用分摊比例不一样,基本的原则是高层多出钱,低层少出钱。
何爱仙一共要交22500元,这里面有1000多元,是她家卫生间四个污水管道外接的费用,每户外墙重新铺设污水管的费用由街道承担。
“为什么装电梯,还要修卫生间?”陈雪民跟老人做了一番解释。
小区前期征求过民意,包括何爱仙住的6幢在内,所有一楼二楼的业主都不同意装电梯,毕竟低楼层对电梯没有需求,装好电梯又会影响家里采光。
高楼层业主迫切想加装电梯,低楼层业主却一点积极性没有,这也是大部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共同的烦恼。
问题该怎么解决?
入户听取居民意见时,陈雪民看出了端倪。
他发现,一二楼居民家的卫生间,包在墙体里的污水管,很多有渗漏问题,“有户人家特别惨,墙壁里的粪管漏得厉害,上个厕所还要撑雨伞。”
老小区管道是铸铁的,时间久了会腐朽,低楼层墙体的渗漏,可能是顺着高楼层渗漏管道流下来的。
陈雪民想到一个主意,如果,加装电梯同时能把低楼层卫生间渗漏问题解决,也许,那些反对装电梯的居民意见就会反转。
这个想法,陈雪民通过社区上报给街道,很快就得到了支持。
爱民小区卫生间管道整体重修,但政府工程不能入户,居民家中管道转接费用由住户自行承担,工程户外部分的全部费用,由街道承担。
陈雪民“如获至宝”,立即在小区开启新一轮“谈判”,这次传播的核心思想就是加装电梯,家家户户都能修厕所。
低楼层的居民“心动”了,小区整体加装电梯意见不统一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部电梯,让两代人成为挚友
画面倒退回一年前,陈雪民和何爱仙的初次见面。
第二天,何爱仙拿着一只破袜子包着一沓钱,外面还用绳子牢牢捆着,郑重地递给陈雪民。
给钱时,老人有点不好意思:“我有困难,这钱能不能分期付?”
“好的,没问题。”陈雪民领着老人去了马路对面的银行,帮她把钱存到了公家账户。
何爱仙没什么积蓄,陈雪民本打算发动居民,为她捐款,但老人反对:“我有四个子女,他们都是70岁上下的人,因为看我要爬5楼,所以不常过来,捐款就不必了。”
没过几天,何爱仙又来了,还是那只破袜子包了一沓钱:“喏,上次给你12500元,还差10000元,我带来了。”
省吃俭用一辈子,也许这是老人仅有的两三万元存款,但何爱仙很开明:“花了这笔钱,每天出门就能坐上电梯,值得!”
今年4月,爱民小区27部自带风雨连廊的电梯交付投用,小区面貌因此焕然一新,路面也一并拓宽,停车位从原先的67个增加到100个。
每幢楼的几部电梯,在一楼设计了风雨连廊,连廊外侧还增加了非常漂亮的绿化带。
老人们喜欢聚集聊天的转弯角,增设了休闲长椅,这样大家就不用搬凳子上下楼了。这个小小福利,就好像是给何爱仙的特别惊喜,她心里特别高兴。
在加装电梯施工近一年期间,陈雪民很担心,施工期何爱仙下楼会磕着碰着。
于是,他主动当起老人的“跑腿小哥”,隔三差五送这送那,老人不卑不亢、乐观开朗的个性,也感染了这个中年男人。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因为一部电梯,让两个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人,成为忘年交。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