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14岁的小闫正在某网游里激战,突然系统提示因小闫是未成年人,将在几分钟后强制下线。正当小闫为此懊恼时,游戏大厅聊天室内的一条留言引起了他的注意。对方称自己可以帮助破网游解防沉迷系统,小闫立即添加其QQ号,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记者了解到,此类网络诈骗的案件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作案目标: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一般为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二是作案平台:主要通过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关于解除网络游戏防沉迷或获得游戏福利的虚假广告,诱使受害人上钩;三是作案时间:多集中在学生统一放假时期;四是作案手段:不法分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为由,通过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进而对绑定银行卡财产实施转账、骗取钱财。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应当引导自己的孩子正确看待网络游戏。在学习之余,鼓励孩子进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爱好或者休闲活动。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加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自我监管,尽量不要将支付密码或者方式告知孩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