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今天是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现在时间是11:13:27    瑞瑞已出生5549天1小时48分27秒  祝愿他健康快乐成长!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长沙 > 快讯 > 长沙车位霸占事件落幕 规则教育是一门终身课
长沙车位霸占事件落幕 规则教育是一门终身课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3-05-13

此事在舆论场上扰攘一时,本质上还是因其挑动了公众关于规则的敏感神经。

全文1417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 / 韦柳伊(山东大学研究生)编辑 / 何睿 校对 / 吴兴发


图片

▲此前,被占车位被设立了栏杆。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长沙霸占车位事件,终于在一片喧闹中落幕。


据潇湘晨报报道,5月11日,就某小区某业主车位被霸占数月一事,湖南长沙当地街道司法所组织涉事双方进行调解,双方通过坦诚沟通,霸占车位的车主向业主再次致歉,最终达成和解,此前将车位焊死的栏杆业已拆除。


这原本只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暴”,却在网络中引发了“滔天声浪”。连日来,围绕此事的讨论不乏理性声音,但也引发了网暴、人肉等非理性行为。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涉事车主的姓名、职业乃至原任职单位等个人信息均被曝光,更有不少网友在当事人原任职公司的公众号中留言声讨,这已偏离了正常的围观走向。


不仅如此,事件影响力还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仅5月9日一天,来到涉事停车场围观的人数就接近千人。如今,在全网关注下,事件总算是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妥的解决结果。纠纷已然平息,但此番舆论喧嚣背后,也依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思考。


按理说,车位所有权(或使用权)属于业主,业主要求收回车位天经地义。但在此次事件中,“霸停”车主先是表示“业主必须出示车位购买合同才挪车”,随后又拒绝物业调解,指控物业锁车是非法行为。不仅如此,涉事车主还始终固执己见,发表了一些在网友看来是企图“按闹分配”的言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占理。


基于对这种蛮横行为的朴素认知,以及对此类事件维权难的共情代入,网友对这位“霸停”者纷纷施以谴责。一件日常生活中本不起眼的小事,能够在舆论场上扰攘一时,本质上还是因其挑动了公众关于规则的敏感神经。


现代社会存在大大小小的规矩,从法律法规到社会公德,这些规矩共同构筑了和谐有序、权责清晰的社会运行机制。这是一个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只顾自己方便,无视社会规矩和他人权益的人。


事情往往都是小事,但却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与对道德法律的认知。而一些被侵权者,在面对类似纠纷或摩擦时,要么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忍气吞声;要么出于高昂的维权成本与繁琐的维权程序,诉诸私力解决,将事态导向更复杂的局面。这都意味着,这个社会还需要强化规则教育与维权教育。


规则不仅指个体公民,也指向了调解机构。此次事件中,管理主体物业公司一开始的处置方式也有待商榷。协调不成,本也可以在明确车位权属的基础上,通过合规程序、合法手段,请警方将霸停的车辆“叉走”,这是很多类似纠纷中常见的做法。对于此事的处理,一定程度上还是暴露出了小区物业管理手段的粗疏。


显然,不是每一次日常纠纷都会引发社会关注,解决此类问题,我们也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网络舆论之上。归根究底,人人懂规则、讲规矩,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人人都在游戏规则内办事,才能妥善解决此类纠纷。


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在类似的日常生活矛盾纠纷面前,不论是个人,还是物业公司、居委会等管理主体,都应该通过更加合理有效的途径,让矛盾化解于开端,免于激化,妥善解决。必须明白,规则从来都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一个社会良好运行的基石。

TAGS:快讯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由于相关原因暂时关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

点击关闭
问题反馈
77
点击返回顶部
弹出窗口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