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濠电偛顕慨鎾晝閵堝桅濠㈣埖鍔曢崣濠囨煥閻曞倹瀚�2025婵°倗濮烽崕鎴﹀箯閿燂拷8闂備礁鎼悧鐐哄箯閿燂拷5闂備礁鎼崰娑㈠箯閿燂拷 闂備礁鎼€氼噣宕伴幇顒婅€块柨鐕傛嫹礁 闂備胶绮划宥咁熆濡尨鑰挎い蹇撶墕缁秹鏌涢锝嗙闁挎稓鍠栭弻锟犲礋閼搁潧顏�7:1:2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注意:网站查询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使用请先核实! 毕业论文查询

 

请选择: 请输入关键字:

 

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视角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视角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摘要:对联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形式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联中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明喻更是常见。由于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这给翻译工作者翻译时带来种种困难。德国功能理论为研究对联的翻译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德国功能理论;对联;对联翻译;明喻
    1.引言
    对联这种既有广泛使用价值,又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至今仍焕发着青春,受到人民群众喜爱,也将有永久的生命力。由于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翻译对联困难不小。如何翻译对联,把这种具有独特形式的文学艺术介绍给其他国家的人们,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是值得翻译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对联翻译,并着重探讨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2.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及其核心概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出现并兴起。代表人物是:凯瑟林娜·赖斯,汉斯·弗米尔,贾斯特·霍斯·曼特瑞,克里丝汀·诺德。
    凯瑟林娜·赖斯认为理想的目的语文本应该是译文的目的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同源语文本是等同的。[1]赖斯提出了三步骤的源语文本分析过程。第一步确定源语文本的类型: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或是操作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的重点是所传达的内容;表达型文本是作者用以表达个人态度的一种创作型文本;操作型文本是为了吸引读者以某种方式行事的文本。第二步确定原文的文本变体。文本变体是依据某一语言群体中现成的社会文化交际模式,对源语文本进行的分类。第三步分析源语文本的风格,帮助译者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赖斯指出,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应包含源语文本中的所指内容或概念内容。表达型文本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美学功用,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应在译文中保留。操作型文本的译文应具有和原文相同的效果。
    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有两个核心概念:目的和委任。他认为,源语文本主要是面向源语读者的,所以原文的写作目的和译文的目的很可能不同。因此翻译时确定翻译的目的十分重要。弗米尔指出,译者是根据他人的委任进行翻译。委任包括两方面:委任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条件。作为委任的产物,译文最终要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贾斯特·霍斯·曼特瑞提出了翻译行为的观点。她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由多个参与者加入的交际过程,每位参与者发挥不同的作用。因为译者负责为目的语读者译出交际性很强的文本,译者应是翻译行为中的专家。曼特瑞认为翻译是一个文化交流过程,应在翻译目的和目的语读者需求的指导下进行。克里丝汀·诺德支持目的论,同时认为译者和源语文本作者的关系也应该纳入到目的论中,于是她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忠诚,忠诚意味着目的语文本的意图应和原作者的意图相协调[2]。忠诚概念的引入充实了目的论的内容。
    3.德国功能理论在翻译对联明喻中的应用
    对联常常不仅是单纯的叙述,还蕴含着对联作者的情感。根据赖斯文本类型的定义,对联可被归类为一种表达性占主导的文本。对联上下两联字数相等,用书面形式展现后的对称美是其作为一种表达性文本在美学形式和艺术形式上最显着的特点。只有保留这一特点,才能达到给外国读者介绍对联这种中国独特文学艺术形式的目的。然而,汉语和英语差异大,不可能做到完全传达原文的美学形式。在对联英译时,应将上下联翻译成单词字母的数量基本相同的两句,从而将对联的对称美在译文中得到体现。修辞手法的使用在对联中很常见,下文就着重谈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使用修辞手法能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明喻是比喻的一种,是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很常见的修辞手法。明喻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汉语常见的喻词有“像”,“好像”,“如”,“似”;英语常见的喻词有“like”,“as”。
    (1)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The vast, calm lake is bright as a mirror;
    The year-round moon is brightest in autumn.
    陈刚译
    此联是对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的描述。上联“似”是喻词,“似镜”是明喻,把平静宽广的西湖比喻成一面镜子。德国功能理论指出“表达型文本是一种创作性文本,其中语言的美学层面得到了体现”。[3]从定义可以看出,对于对联这种表达型文本来说,文字中的美学形式很重要。因为对联中的明喻是源语文本一个最显着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只有将这一美学和艺术形式在译文中保留下来,才能将原文的文字特点传达出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同样的表达型文本的语言效果。上述译文中,译者使用了英语比喻词“as”引导喻体“mirror”。译文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原文所传达的文字内容,也把原文的美学形式在译文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2)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Justice and injustice are always incompatible as ice and hot coal;
    Now is the time to judge who is laudable and who is condemnable.
    陈刚译
    上面这副对联是题写于岳飞墓的对联。对联讲正义与邪恶犹如水火一样不相容。别人对岳飞的诋毁或赞誉,是真是伪,如今人们已做出清楚判断。上联用了明喻,“正”指岳飞,“邪”指陷害岳飞的秦桧之流,“正邪”是明喻的本体。“同”是喻词,“冰炭”是喻体。把“正邪”和“冰炭”相比,是说正义与邪恶犹如冰和炭一样不相容。诺德认为,译者翻译时目的语文本的意图应和原作者的意图相协调。此联的意图是用明喻颂扬岳飞,谴责诬陷岳飞的奸臣。译者用“as”作比喻词,保留了原文的本体和喻体“正邪”和“冰炭”,译为“justice and injustice”和“ice and hot coal”。从德国功能理论视角分析这个译文,译者通过英语明喻的形象描述,传达出和原文相同的思想内容,使目的语读者拥有和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译文的意图和原文的意图相协调,译文充分体现出德国功能理论的理念。
    (3)青天似水无鱼月钩空钓,
    白露如珠出蚌雨线难穿。
    The blue sky is like water without fishes;
    the moon-hook dangles aimlessly;
    The clear dew-drops are like pearls from oysters;
    the rain cannot thread them.
    赖恬昌译
    这副对联描绘了自然景色。上联说蓝色的天空如同无鱼的水面,一轮弯月像钓鱼钩,钓不到鱼。下联讲露珠如同蚌里的珍珠,如线一般的细雨无法穿过。上联把“青天”比作“水”,说明天空的明净。“青天”是本体,“似”是喻词,“水”是喻体。下联把“白露”比作“珠”,“白露”是本体,“如”是喻词,“珠”是喻体。德国功能理论认为,确定翻译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十分重要。对联翻译的目的是向目的语读者介绍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译文就要体现出原文的形态特点和文字特色。译文上下两联长度基本相等,体现了原文对称的特点。译文用“like”做喻词,保留明喻,不但目的语读者没有理解上的困难,还将原文的文字特色保留下来。这个译文能够顺利完成对联翻译的目的,是功能性很强的译文。
    (4)传家节操同松竹,
    报国勋功并斗山。
    《金瓶梅》
    The Tradition of Integrity in this House stands ever firm
    as the pine-tree and the bamboo.
    His services to his country were many

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视角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as the stars and glorious as the mountains.
    Clement Egerton译
    古人喜爱借自然界的事物表现自己的思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松象征着坚贞、长寿;竹象征谦虚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气节。上联中“节操”被用来和“松竹”作比较,说明“节操”具有和“松竹”一样的特点:正直、诚实、谦恭、刚强。译文中用“as”作喻词,保留了本体“节操”和喻体“松竹”,翻译为“Tradition of Integrity”和“pine-tree and the bamboo”。赖斯指出,如果写源语文本是为了传达一定的艺术内容,目的语文本应以一种类似的艺术形式把源语文本的内容表达出来。译文保留了汉语原文中的比喻,准确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原文的内容。译文上下联单词长度基本相同,句式也相似,很好地体现出对联文字形式上的特点。用德国功能理论指导对联翻译,译文不仅保留了源语文本的美学特色和艺术特色,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欣赏原文,而且符合对联翻译过程的目的要求,是交际性很强的译文。
    参考文献:
    [1]Reiss, Katharina.“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 in A. Chesterman (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C]. Finland: Oy Finn Lectura Ab, 1989: 112
    [2]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25
    [3]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Routledge, 2001: 73-75

 

文章标题 相关内容  

1

谈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 谈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两种策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译者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两种策略,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翻译;异化;归化;策略....

详细

2

从符号学的意义观探讨英译《阿Q正传》的几个问题 从符号学的意义观探讨英译《阿Q正传》的几个问题

    摘要:符号学是翻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该文根据符号学的意义观,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三个层面,对翻译名家杨宪益、戴乃迭英译《阿Q正传》中的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实现翻译最大程....

详细

3

浅谈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策略 浅谈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策略

    摘要:该文首先对异化与归化进行了界定,在回顾了异化与归化之争的历史和现状后,初步讨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原则。
    关键词:异化;归化;翻译原则
&nbs....

详细

4

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视角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视角谈对联中明喻的翻译

    摘要:对联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形式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联中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明喻更是常见。由于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这给翻译工作者翻译时带来种种困难。德国....

详细

5

浅谈旅游翻译中伪对应问题 浅谈旅游翻译中伪对应问题

    摘要:该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旅游汉英翻译的三元关系进行了阐释,通过举例分析“伪对应”问题,即译文表面形式与原文一致而实际意义却完全不同的对应,提出译者要采用语言双层处理方法,即从语境宏....

详细

6

“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 “公司简介”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语用失误问题分析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ompany profile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agmatic misfi....

详细

7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

    【摘   要】英汉诗歌翻译应注意异域文化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关键....

详细

8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

    [摘要]
    最近,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很多,散见于国内的各种外语类学刊,〈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还专辟一专栏来讨论这一问题,这些文章大大推动了“归化”和“异化”的研....

详细

9

英语论文: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英语论文: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摘 要: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采用直译手法处之,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详细

10

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 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忠实”的目标对于翻译本来是不待证明的、天然的要求,是千百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旋转的中心。然而近来似乎颇有人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外国语》1998年第3期所载《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一文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文中引勒菲弗尔语曰:“.... 详细
172条记录 1/18页 第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注意:网站查询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使用请先核实! 英语论文分类
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鏇楀亾鐎规洘顨婇獮搴ㄦ嚍閵夘垳宸漒
闂傚倸鍊搁崑鍡涘闯閿濆鈧倹绂掔€n亞鐓戦悗骞垮劚椤﹁棄煤閻ワ拷
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倝鏌¢崒娑橆嚋缂佲偓閳ь剚淇婇悙顏勨偓鏇㈡偉婵傜ǹ纾块柨鐕傛嫹
闂佽瀛╅鏍窗濮樿泛绠犻柟鎹愵嚙閸氳銇勯幘璺盒ラ柣婊呯帛娣囧﹪濡堕崒姘闁荤喐绮庢晶妤呮儎椤栨凹鍤曞ù鐘差儏閻愬﹥銇勯幒鎴Ч婵絽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