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每日寻思去哪吃的长沙吃货伶小白。
一说起长沙地道的美食,必然绕不开一环内的老城区。老城区这么多,哪些地方最好吃呢?前不久我听小伙伴说,长沙南湖路越来越有宵夜小吃一条街的架势了。
长沙避风良港之一
被高校、老社区簇拥的南湖路
南湖路,地处东瓜山与古堆山之间,因前身为“南湖港”而得名。
自古以来,南湖港就是长沙的避风良港之一。
图源:伶小白
在没有高铁、高速的年代,长沙为数不多的“南湖港”,就是轮船、货运车扎堆,人流量聚集的地方。
民国时期,南湖路这边修建了一个专门用来转运货物的老长沙火车南站。
改革开放后,这里也是全市第一家塑料市场和最大的旧货市场、布市,与湖南省邮电学校、长沙市九中、雅礼外国语学校(原长沙市天心区一中)的所在地。
图源:伶小白
人均8元吃到撑
老社区边的宝藏小店
有低矮棚户也有高楼林立,在这条6000米长的南湖路边,也藏着很多家地道长沙美食!
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长坡馄饨、小亦小小吃铺、强哥凉菜、文兮粉面店、董记开心油炸社、朱砂记等,以下这些也不容错过哟!
图源:伶小白
#南湖粉店#
这家2005年9月开业,就开在南湖路口的粉店,以前叫“无名粉店”,是一家连锁店。因为方便实惠,小白白读书时就来吃过。
图源:伶小白
2016年她们家自主经营,改名为“南湖粉店”。目前130平的门店内,可同时容纳13桌客人。
图源:伶小白
小白白试了一碗她们家9元的招牌“肉丝粉”。
粉是手工米粉,份量很足,上面盖的是当天现切的新鲜猪肉。
比较精华的是他们家每天用二三十斤筒子骨、五花肉、老母鸡鸡架子,炖十几个小时熬制出的骨头原汤,汤鲜味美。
图源:伶小白
另外,她们家配菜也还多。有油渣子、酸包菜、艽头、香菜根、萝卜丁、酸豆角、炒蚕豆等,品类丰富。
据说她们家,用早上买的鲜猪肉(不进冰箱)和鸡蛋调汤做的“原汤蛋肉粉”,以及口味重一些的“香菜牛肉”、“腰肝合炒粉”、“麻辣肉丝粉”也还不错,小白白准备下次再去试。
图源:伶小白
#诚兴泰私房灌汤包#
这家小店,开在距离雅礼外国语学校不远的香樟树下,门店不大,约30平。
图源:伶小白
至今已开4年了。最开始她们家只主打花猪肉灌汤包,2年前推出了蟹黄包、蟹黄面后,生意越来越好。
图源:伶小白
48元一个的“大蟹黄汤包”,戴着口罩的面点师傅,会在我下单之后,现捏现蒸。
图源:伶小白
蒸出来的一个汤包有手掌这么大,非常有弹性,用筷子轻轻敲打,汁水充盈的汤包还会一弹一弹的很好玩。
用筷子戳开小洞,挑开薄皮后,蟹黄汤汁就随着小缝慢慢流出,用吸管吸一口,汤汁透鲜滴~
图源:伶小白
嗦完汁水后,可以拎着包子蘸酱吃,也可以用小勺子挖一勺满满的蟹肉直接放入口中,膏黄蟹美哇。
图源:伶小白
188元大份的“蟹黄金捞面”,据说每一碗面里都放了8只螃蟹。
图源:伶小白
面和蟹黄是分开的,你可以自己揭开正在小红盅上冒着热气满满一碗的蟹黄,然后直接浇在碱水面上。
图源:伶小白
蟹黄份量非常足,小白白感觉1碗蟹黄拌2份面完全不是问题。捞出来的蟹黄面,真材实料,咸香肥美,让我有点蟹黄自由、鲜掉眉毛的感觉哇~
图源:伶小白
除此之外,她们家28元6个的“丝瓜大虾汤包”,感觉清爽鲜活,皮薄肉嫩;68元6个的“蟹黄小笼汤包”,里面也满满都是蟹肉,适合多人分享。
最后来一口滚烫的姜茶,秋天的第一口蟹黄包就完美结束。
图源:伶小白
#豆兽咖啡#
这是一家开在老社区附近的咖啡馆。
2019年4月开业的他们家并不大,只有18平。
图源:伶小白
吧台区只有4个位子,小而美的咖啡馆方便你跟咖啡师近距离唠嗑。
图源:伶小白
你会看到店门口有牵着狗的少女坐在这一下午,也可以阳光透过并不宽敞的窗棂洒进咖啡店。
但店内更多的,是开车来喝咖啡、买咖啡豆的少男少女。
图源:伶小白
店内黑板写的8款手冲豆单上,有4款是自己烘焙的、4款国外挑选的。有深烘豆、也有浅烘豆。
咖啡师可以根据你的喜好,为你调制不同口感的咖啡。
图源:伶小白
小白白点了一杯25元的“澳白”,这款埃塞俄比亚豆拼巴西豆的咖啡,一杯有180-200ml左右。
咖啡上有一层薄薄的奶泡,喝起来咖啡中一股淡淡的奶香,口感丝滑,很好入口。喝完你可以看到杯底有细碎的咖啡豆沫。
图源:伶小白
最后想提醒一下想去的小伙伴,她们家工作日营业时间是早9:00-晚17:00,周末是早10:00-晚18:00,过点就打烊了哟!
图源:伶小白
#小篷子粉面馆#
这家接地气的粉面馆,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错过。
小白白跟着导航途径了2次,绕了几圈最后才发现它居然就开在居民楼一楼。
图源:伶小白
主理人萍姐,今年已经51岁了。13年前,她从又一村退休,就在自家楼下,开了这家粉面馆。
“我开这家店的时候,我崽才读初中,现在他已经读博士了。”
图源:伶小白
酒香不怕巷子深,小白白采访期间就有好几个年轻人走进来吃,按他们的话来说,像在家里吃饭一样,感觉干净一些。
图源:伶小白
小白白试了一下她们家1.5元一个“韭菜肉饺子”,自己手工擀面包出来的饺子,皮厚、肉多、味鲜。
图源:伶小白
8元一碗“刀削面”,上面满满都是肉沫,吃起来相当滑溜,淋上一点萍姐自制的剁辣椒酱,韵味。
图源:伶小白
阿姨家的饺子、馄饨等都是自己做的。
营业时间也超长,萍姐说除了下午要出去游泳健身外,她们家早上7:00-13:00,晚上17:00-24:00都营业哦~
图源:伶小白
#耍酒馆(南湖路店)#
这家2层楼,150平的小酒馆至今已经开业7年了。
图源:伶小白
主打川菜、国潮小酒的他们家,装修设计得很是古风古韵。
进门就有一棵大树,树下满柜子都是酒水。
图源:伶小白
漫步其中,你仿佛置身于大鱼海棠的剧情里。楼上楼下的包间全都有纱幔遮挡,放下来就是一个私密性极强的小世界。
图源:伶小白
据门店主理人陈平说,“店内主要是针对女孩子的低度果酒,5度-52度的都有,全都是在自家四川酒厂中酿造出来的。”
图源:伶小白
小白白试了一下49元/半罐的“银耳米酒”。
是放在陶罐里冰镇过的米酒,要用勺子舀到酒碗里来喝。
里面有2斤用银儿、枸杞熬制出来浓稠的乳白色米酒。酒气较淡带着一股米香,只有6度喝起来也不醉人。
图源:伶小白
49元/6杯的“椰风醉”,是小白白个人最喜欢的一款。
这款椰奶做的国风果酒,非常好入口,喝起来有点像椰子汁,甜甜的带着酒香。
酒里还掺杂着细碎的山核桃碎,喝完酒之后还可以在唇齿间慢慢咀嚼,感受酒香和果香的融合。
图源:伶小白
除此之外,他们家用竹篮子装着的“果味大满贯”,乌梅酸甜口味的“任逍遥”,草莓、苹果、水蜜桃三种口味的“桃花酿”都还不错。
图源:伶小白
夜晚跟闺蜜一起,坐在“如生楼”前的红色纱幔中,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吃点“捞汁花甲”,或者从成都空运来的“卤鸭头”,感受有酒有菜有音乐的微醺畅快~
图源:伶小白
#老担粉(蓝湾国际店)#
听说曾写过《长沙米粉一百单八将排行榜》的长沙资深美食老饕郭郭江自己开了家粉店,小白白忍不住想去看一看。
集百家之长做出来的粉店会是什么样子呢?
图源:伶小白
一进门,你就可以看见左边墙壁上,有200多家大街小巷不同粉店的照片,妥妥一个长沙米粉江湖版图。
图源:伶小白
占地100平粉店内,摆放了11张桌子,桌子边的墙上,挂着一些关于郭郭江眼中,长沙米粉的故事,十分有趣。
老长沙清末民初时粉店很少,大多是担子挑着走,所以这家店为了致敬经典,取名为“老担粉”。
图源:伶小白
店内的米粉,也全都是老长沙传统手工米粉,还有12款老长沙米粉码子。
图源:伶小白
小白白试了一下10元/碗的“椒脆粉”,和14元/碗的“金钩卤子粉”。
椒脆是长沙米粉中非常传统又经典的一个存在。以前只有涪陵榨菜、香菇,现在经过改良后,在里面加入了肉丝、白韭菜根,使得整个码子更香脆。
这款米粉由于加了榨菜,红油会更多一些,嗦起来比较爽滑。
图源:伶小白
金钩卤子口味的米粉,我也是第一次吃。
据说这款粉是以前老长沙人过年时才能吃得到的。
图源:伶小白
汤底是用鸡肉大骨熬制8小时出来的,里面除了肉皮、香菇、丝肉、蛋皮、脆笋(玉兰片)等全家福的佐料,还加了少许虾米。
米粉嗦起来比较有劲道,汤汁属于清淡自然鲜美那一国的。
图源:伶小白
#老锅凉菜(南湖路店)#
这家凉菜也是身边小伙伴推荐来的。
据说夏天一到,他们就喜欢三五成群,晚上点几碟子凉菜、几瓶酒,一起出来恰酒扯谈。
图源:伶小白
人均50元,每天5:30-02:30营业的他们家,生意确实有蛮好。
小白白到门店时,正好看到一堆老长沙人搬着凳子,坐在梧桐树下吃饭闲聊。
图源:伶小白
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店的老板是3个长沙本地长大的70后男人。
他们几个从小就玩在一起,不止是小学同学,也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因为都很热爱长沙小吃。就一起合伙开了这家“老锅”。
图源:伶小白
老锅最早是做老长沙铜炉火锅的,中间烧炭火,外面下蛋饺,煮全家福火锅那种。
后来夏天顺带做了一点凉菜,没想到市场反馈特别好,就把这种包容性更强的凉菜小吃,慢慢演变成了门店的主打。
图源:伶小白
个把月一个季度,他们就会去益阳、湘潭收集当季最好的食材,烹饪时令菜。
在他们家,花100元你可以吃到五六个菜。
图源:伶小白
30元一份的“腊田鸡”是招牌。
选用新鲜田鸡熏制后,加豆豉辣酱入味,然后浸泡在辣椒油里做出来的,吃起来香辣可口,有嚼劲,是一道很经得吃的下酒菜。
图源:伶小白
除此之外,他们家的糖醋排骨、 口味泥鳅、醋桂鱼、腊鱼尾、凉拌香菜根、凉拌包菜丝也都是店内特色。小白白准备下次去试试。
图源:伶小白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