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长沙的李奶奶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大腿根部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包块,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老人前往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检查,医生通过仔细检查,在老人的包块处发现了一只蜱虫,所幸处置及时,老人的身体没有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这个患者来医院的时候,我们一看就有虫体附在她身上,我们就用酒精沾到蜱虫的头部,等虫子稍稍松动慢慢往外面爬时,用钳子把蜱虫夹住取出。”医生将蜱虫取出后,仔细检查了蜱虫的完整性,确保蜱虫没有在李奶奶体内残留,随后立即对李奶奶大腿根部的伤口进行了消毒、消炎等处理。
通过追问病史,医生得知,老人每天都会去到自己的菜园,据此医生分析,老人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蜱虫咬伤。
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碧红介绍,被蜱虫叮咬后,会出现局部充血、水肿等急性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头痛、肌肉疼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医生介绍,蜱虫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等,夏天是蜱虫最为活跃的时期,蜱虫的宿主十分广泛,是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等的体外寄生虫,有吸血习性。同时,它也是多种人兽共患病原的贮存宿主,因此,一旦被蜱虫叮咬,就可能会传播疾病。
移除方法
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用镊子尽可能地贴着皮肤夹住蜱虫(最大程度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向上提拉,需要施加一定力量。不要因为暂时拉不动就猛拽,扭转蜱虫,可能会导致口器残留;用酒精,肥皂水,碘酒清洗伤口。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告知医生蜱叮咬史,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防护攻略
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穿长衣长裤、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靴筒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类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
旅游活动结束后,要仔细检查自身的皮肤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洗澡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叮咬,因为蜱唾液里的某些成分可以让人感觉不到疼痛。如带宠物外出,更要仔细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因为它们比人更可能遭到蜱叮咬。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有效成分为避蚊胺或驱蚊酯,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当使用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