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餐厅
还是原来的味道吗?
前段时间有一个网络热梗——“死去的回忆突然攻击我”系列,包括青春期的照片、暗恋过的人、学校门口的奶茶店...
而对我们这些吃货来说,这个梗则更多是对于味觉上的记忆。
就像是在某一个平常的日子,尝到了某道菜,味觉作为媒介马上将你带到一段回忆里...
也许现在的网红店会成为新一代人的“回忆”,那老一代人的网红店现在还好吃么?
上周我们打卡了两家在10年前算是网红店的“苍蝇馆子”,一家算是日报人的编外食堂,一家则是老长沙人口中“驮妹子”会去的餐厅。
开了30年的老长沙菜
老一辈长沙人的约会胜地
这家原超达饭馆是一位美食博主的推荐,又是我老长沙老口子朋友经常去的一家餐厅,她的原话是:“我小叔叔之前经常在这家馆子里驮妹子,现在还和我婶婶经常去吃。”
不好找也不好停车,开在居民社区里,刚到饭点就排满了人,这架势,大有商超网红店的架势,同行的外地朋友吐槽道:“来了长沙两天,哪里都在排队,长沙人真是把排队刻进了DNA里。”
人潮汹涌,排队等位,我们为满足小小的吃喝心愿,一点也不烦躁,反而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人人都是美食家,而只有美食家才会发现和创造这样的热闹。
店内的装修就是一贯的“湘式大排档”的风格,店内充斥着各种长沙话,高谈阔论、欢声笑语,催菜的声音。
图源:一博子
老板娘是地道的长沙人,热情中带着一些幽默,点完菜,我说可否慢点上,还在等朋友,她笑着问我:“你老实告诉我,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
这架势仿佛让我穿越回了春节时的老家,被催婚的场景。
点菜时,老板娘对我们的品味不是很满意,我们想点大蒜叶炒腊肉,她说给我们换点好吃的,推荐了大蒜叶炒猪头肉,当我点了金钱蛋又想点水蒸蛋时,老板娘说:“你是小朋友吧,口味那么清淡。”
讲真的,说这里是“驮妹子”的圣地我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老板娘那么会“策”!
当我们点了6道菜之后还想继续贪心下去的时候,老板娘制止了我们,“三个人六个菜还不够,怕你要恰好多,恰完再点!”
第一道菜是松子玉米,玉米和松子颗颗分明,看起来就让人很有食欲。
玉米用的是甜玉米,玉米甜蜜的汁水充满口腔,细细咀嚼过后居然有些丝丝的奶味,喜欢爽口挂的朋友们可以闭眼点。
这道孜然寸骨是各大湘菜馆和大排档里的“常驻嘉宾”,刚上桌就能闻到满满的“锅气”,干辣椒与孜然的香味直冲鼻腔。
猪寸骨本身就是十分好的食材,一只猪身上仅有两条咬下去之后,根根肉感饱满,孜然粒均匀的附着在寸骨表面。
虽是硬扎的肉菜,但吃起来却丝毫不油腻,孜然味很重,但略微有点咸了。
下饭神器金钱蛋是我的必点,金钱蛋被炸得有点微微酥皮,再把蛋黄混着蛋清一顿爆炒,蛋黄被翻炒后,粉粉的蛋黄已经变成一道调味料,散落在碗里的每一个角落。
蛋白Q弹,蛋黄则是粉粉沙沙的质感,整体非常入味,建议加到米饭里,搅拌均匀,这样你就会获得一份充满香味,色泽金黄,咸香可口的蛋黄拌饭!
分不清牛蛙和田鸡的一博子,也被这道“爆炒田鸡”俘获。
田鸡相比于牛蛙体型会更小一些,但肉会更加紧致,骨头也更脆。
田鸡先用油炸过一道,再配上各种配料一顿爆炒,最后撒上的紫苏是关键,呷起来硬是有味些。
最讨喜的一点事,田鸡是煸过的,连骨头都是偏脆的,非常入味,下酒一绝。
比起蒜苗作为配菜来爆炒肥肠,我更喜欢芹菜,芹菜本身的味道较为重,可以综合一下肥肠的腌臜味。
肥肠保留了一定的油脂,外皮已经炒焦,里面却软软的,口味很重,但是一点都不会辣,是我会喜欢的口味,下次来我还会点。
这道大蒜叶炒猪脸肉是老板娘的强烈推荐,还用手机给我们看了原料,照里的架子上那一串串干燥而金黄的腊味,在阳光的照射下释放出岁月沉香。
尤其是那块,腌腊后色泽如蜜蜡般,质感光泽顺滑无比的猪脸肉,油润可爱,懂呷的食客便能识出品质之高。
一块猪脸肉肉入口,先是感受到在舌尖自然融化的肥肉,还有一种咸中带有辣,和丝丝酸的烟熏味。而猪皮部分则弹性饱满,有嚼劲。吃起来既独特,又有惊喜。
在买单时老板娘又和我们策了起来,和我们妈妈一样大的她却依然很年轻,我们便打趣道:“那是你过的幸福啦,所以才显年轻。”
老板娘显然被我们逗笑了说道:“有你们这些顾客,我才幸福啦。”
勾起旧时代记忆的小店
还是以前的样子
这家店是我们编辑部班主任@蓉姐的“回忆”,在她刚出来打工时时候,这家店就已经成为他们单位的编外食堂。
一点都不好停车,街口路窄,而且还是单行道,从巷口往里看去,交叉错落的电线横贯在倾斜的屋檐上,是一家典型的苍蝇馆子。往里走个十几米,道路尽头小小的店面毫不起眼。
图源:一博子
店门不宽,挂着简单又具有年代感的招牌,把门框上依稀可见的“欢迎光临”压低,还是上世纪风格的字体,十分不显眼。
虽然旁边已经是精致的商业区,但是这里的装修一点都没变。
走进店内,时间仿佛被暂停在90年代,简单几张桌椅拥挤又热闹,朴素的墙面显得格外接地气,有种回到自家老房子的感觉。
油封的菜单肉眼可见的具有年代感,菜式还是之前的菜式,味道怎么样,@蓉姐已经忘了,反正就一个关键词——下饭!
我们是饭点过来的,门口挤满了人,先小小的吐槽一句,确实没啥服务,加菜全靠喊,上菜也慢,我们基本上是属于上一道吃一道。
黄瓜皮炒肉是当天的下饭神器,我一人用他炫了三碗米饭。
满满当当一盘只需要18元,十几年也没怎么涨价。黄瓜皮是广西钦州的做法,色泽嫩黄透亮,没有什么杂质,是这道菜最重要的一部分。
明明是口味菜,但吃起来很清爽,味道很重,但一点都不辣。
猪肉也是切得比较细碎,筷子实在吃得不过瘾,找老板借来勺子舀,一大口越嚼越香,回味很足!黄瓜皮要趁热吃,冷了吃起来就没那么韵味了~
爆炒腰片这种类型的菜,要做好,真心很难,爱它的人是喜欢脆弹爽口的质感,恨它的人则不喜那股难以除去的腌臜腥味。
吃到嘴里能感觉到火候不错,腰片很薄,精华在于它们家的爆炒腰片用了香菜与大蒜处理,虽然难掩腥,但好在是能接受的程度。
香菜牛肉也是必点菜,牛肉细切,肉质被处理得酥软,入口细腻且不失嚼劲,味道浸入得更深,吃起来汁水丰盈,又略带筋道。
口味不是特别重,咸淡适宜,也没有特别辣,更多的是来自香菜的香气。几片牛肉再搭着油汤拌饭,回味很足,分分钟三大碗也不是问题!
热卤二合一用的是卤过的猪耳、猪皮,用水芹菜一起炒,整体口味略微有点油腻,感觉油味完全没有融进去。
好在猪耳的口感是好的,Q弹脆,有点像是烤脆骨的质感,非常适合下酒。
非常没有炒得很焦脆,是软软的质感,但有很有嚼头,用蒜苗作为配菜,很是爽口。
香菇土鸡汤刚端上来就能看见一层薄薄的鸡油浮在上面,汤味浓稠适中,口感细腻,就是感觉“鸡”味不是很重,鸡肉的质感有点柴,但瞟一眼它的价格,我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
当我们在返程的路上,谈起汉春这家餐馆,@蓉姐说,感觉味道没变,但尝不出当时的滋味了。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