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霸王条款,那是深受咱们消费者厌恶。而当今互联网环境下,一些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更加隐蔽,危害消费者权益且难以防范。
对此,广东省消委会就有针对性地对多家企业发出劝诫函,开展整治互联网霸王条款的活动。来看看成效如何?
消费者经常会碰到互联网上的“霸王条款”。例如当您购买某产品和服务时,交货详情、银行账号、信用风险查核等等个人信息也一并被搜集,而条款中并未明确告知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和规则。
广东省消委会新闻部副主任 凌远昌: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银行账号、信用风险查核等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进行处理。而上述条款列明的收集范围,已远超经营业务的实际需要,不符合信息收集的“合法 正当 必要”原则。
针对互联网领域“霸王条款”突出问题,广东省消委会自今年5月起,深入开展“挑战互联网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消费潜规则”活动,确定个人信息类、游戏类、其它类等三类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40条,涉及随意共享、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免除游戏运营企业补偿赔偿责任等方面。
广州市民:你只是收集我的ID号就可以了,但是你把我的手机号码,或其它社交账号也关联进去,或者我的住址也关联进去,我觉得安全性还是挺堪忧的。
广州市民:(条款)没仔细阅读,一直都是(选择)同意同意,贪方便吧,想快速得到它的服务。
广东省消委会已向29家涉及发布不公平格式条款的互联网企业发送《劝诫函》,多数企业按时提交了整改方案并基本整改到位,但至今仍有9家企业消极对待。
一线记者 蓝芬:省消委会呼吁广大互联网企业,要提高法治意识,遵循公平诚信原则制定格式合同,并采取合理方式尽到提示说明义务,不得通过技术的手段,变相强制消费者同意格式条款。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