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陆军军官石淳接到调令,要他前往北平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二处,任少校参谋。
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主要主持平津、山东、河北、河南地区的军事行动。
而“二处”,正是掌握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所有特务组织与活动的情报机关。
此时的石淳除了是国民党军官以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
在调入“二处”后,石淳快速摸清了整个机关的结构、人员情况,并很快地融入到了各类工作人员当中。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向北平地下党组织提供了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二处特务机关内部所有的秘密人员、化名和他们在北平的详细住址与活动的全部资料。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向各个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从这时开始,石淳向中共地下党组织传递了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和保定绥靖公署的作战计划、战斗序列、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
石淳,这位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少校参谋,为什么会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员?这和他的成长经历,军旅生涯息息相关。
1918年,石淳(原名孔繁蕤),出生于河北省沙河县田村。
孔令敏
石淳(孔繁蕤)之孙
我爷爷毕业以后就分到附近一个村,到那儿教书,收入也比较多,生活也比较安逸,可是他最恨的就是日本人,占我东北,杀害我同胞,他就是投笔从戎。
1936年,石淳放弃了家乡稳定的教员工作,辗转湖北去参军。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之后,石淳所在的国民党军第40师也奔赴了抗战的一线。
淞沪会战后,石淳所在部队被国民党裁撤,他决定前往广州报考军校。
1940年1月,石淳从军校毕业后,很快又回到了抗日前线。全民族抗战期间,石淳目睹国民党军队反动腐败避战,在日寇进攻面前一溃千里,大片国土迅速沦丧于日军之手,这使他感到异常愤怒和失望。
而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队伍积极抗日,石淳则充满了敬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在全国上下都在为抗战胜利欢欣鼓舞,期待和平之时,蒋介石却倒戈相向,指挥国民党军队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解放区展开全面进攻。
对国民党失望至极的石淳,开始尝试着寻找共产党,并寻求加入其中的机会。正当他苦于无法联系到共产党组织时,他在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朱建国找到了他。
此时的朱建国表面上是一名国民党军官,实则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胡卓然
雨花英烈研究会理事
数次寻找共产党无果,但是他仍坚定地表示,“如果再找不到共产党,宁愿开小差回家当小学教员,也不愿意替蒋介石打内战卖命。”
在得知了石淳的想法后,朱建国向党组织汇报了石淳的情况。后经党组织慎重考查,决定发展石淳入党。
于是,经朱建国的引见,石淳认识了在北平军调部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徐冰,并由其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3月,蒋介石在全面进攻失败以后,开始向山东、陕甘宁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其间,北平地下党组织指示石淳,一定要想办法搜集国民党在华北战场的军事情报。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石淳将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作战计划、战斗序列、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及时传递给北平地下党组织,为毛主席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指挥作战提供了重要情报。
1947年9月,设在北平交道口京兆东街24号院里的中共北平秘密电台,被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务组织破获,四名中共地下党员被捕。
国民党特务们在查获了电台和电报稿的同时,还抄出了未能及时销毁的大量电报原始文稿。随后,保定绥靖公署接连不断有将校级军官被捕。
由此次秘密电台被破坏为发端的情报劫难迅速蔓延,潜伏在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内的作战处长——中共地下党员谢士炎,高参室主任余心清被捕。
图:《时代日报》所刊登谢士炎与余心清被捕新闻
1947年10月,朱建国秘密找到石淳,他们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决定,在组织上没有指示的情况下,决不离开岗位。
但就在两人碰面后不久,朱建国被捕。此时的石淳也陷入了危险之中,但由于特务们不能明确石淳的身份,并没有马上逮捕他。
不久之后,石淳因肺病发作,不得不住进了国民党陆军医院。
就在石淳住院期间,他得知了大量中共地下党员被捕的消息。情况紧急之下,石淳为了打电话通知相关同志即刻转移,牺牲了自己脱身的机会。
10月26日晚,石淳在国民党陆军医院被捕。
被捕后,敌人先想诱降石淳。石淳对此嗤之以鼻。特务们见利诱不成,企图用酷刑撬开他的嘴,但还是一无所获。
在被关押的日子里,石淳给他大哥、二哥写下了一封家书。
“大、二哥:接函,知父病不治去世,弟魂魄具〔俱〕飞,泪流了满面。一生之痛莫大于此,不幸之大尚找不出。关山远隔,不孝子难返原籍奔丧,......父亲,你会骂儿吧,你会伤心吧。我愿跪在你面前,请你骂我,儿子是高兴的。......不是遭此时代,儿子会驾父亲出外一游,赏观外省风光。”
罗援
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
这就想起了周恩来同志他曾经要求我们的情工人员,要做到有苦不说,有气不叫,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石淳的大局就是革命的大局。他把对家人的这种小爱,融入在了对革命、对劳苦大众的大爱之中,所以他这种爱是一种至善大孝。
1948年10月19日,石淳被国民党国防部军法局以泄露军机罪,判处死刑。
几声枪响后,这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雨花台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了山陵,在一片树荫下,石淳的墓碑静静地矗立着,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墓碑上,一阵风吹过,树影在晃动,但他依然伫立在那儿,与身旁的战友们一起,向世人讲述着那段无声战斗中,他们深入龙潭虎穴,潜伏暗战,以生命谱写血色惊澜的英雄史诗,以生命铸就的一段段隐蔽战线的传奇。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