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4日,陕西汉中,警方接到多个报警电话,他们描述的是同一场事故。一位老人坐在马路边被车撞倒,情况危急,肇事车辆却不见踪影。据目击者回忆,撞倒老人的车是一辆红色保时捷,驾驶员是女性。在撞倒老人后,她匆忙下车查看情况,却又很快调头离开现场。警方注意到,其中一个报警人自称是肇事者的朋友,姓黎,解释说朋友只是惊慌失措,并非肇事逃逸,朋友将车停到了不远处,之后就立刻打电话报警。
案发一小时后,警方在医院见到了自称肇事人的黎某,但与目击者描述的女性驾驶员不同,黎某是一名57岁的中年男性。黎某说,事发时自己带着女儿的朋友徐某去接孙女,因为天气和视线受阻等原因,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撞倒了老人,二人因为害怕便迅速驾车向西逃逸。女儿小黎说,自己知道事情后立刻让父亲停车,劝说父亲报警的同时,自己也报了警,也就是开头警方接到的肇事者朋友打来的电话。
在调取当晚的公共视频后,视频显示红色保时捷的驾驶人是一名身穿白色上衣的女性,且当时车内并无他人,基本可以肯定,肇事人不可能是自首的黎某。警方在调查中得知,黎某和徐某都有驾驶证,也不存在酒后驾车等情况。在警方询问黎某的女儿是否有驾驶证时,徐某说她不知道。警方判断,黎某的女儿可能才是真正开车的人。
肇事者到底是谁
在这之后不久,黎某的女儿带着婆婆李某来到交警队,李某一开口,就说老人是她开车撞倒的。

随后,按照程序,警方详细询问案发经过,李某的描述与警方现场的勘查基本吻合。面对新的供词,警方再次梳理案情,他们从肇事车出发前6小时的行车轨迹入手,排查肇事逃逸真正的嫌疑人。

当警方询问李某,有关事发前6个小时的行驶轨迹时,她开始漏洞百出,但李某始终坚称肇事人就是她。
而再度与小黎进行谈话后,小黎的反应让警察几乎可以肯定,驾驶保时捷撞人的正是小黎自己。
事发第二天,医院里传来噩耗,受伤的老人由于多处骨折、大量失血而抢救无效死亡,而那天原本应当是老人72岁的生日。
老人离世后,小黎来到交警队自首。小黎承认,因为无证驾驶,撞倒老人后,她选择了驾车逃逸。家里的人因为护子心切,父亲和婆婆轮流为她串谋顶包。

小黎对她肇事逃逸,并与父亲黎某、婆婆李某、朋友徐某串谋顶包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在小黎心中,却也存在疑惑。小黎说,她不知道老人是从哪里出来的,是怎么撞上的。这个细节也让警方意识到,案件可能没有这么简单。警方再次前往事发地进行调查,在附近一家私人诊所找到线索。这一次,警察通过该诊所的视频看到了更多真相。原来,老人本在散步,过马路时被一辆路过的出租车剐蹭倒地。由于老人不具备自救能力,便只能坐在马路上,而过路的行人与车辆上的驾驶员也并未施以援手。出租车司机程某因为害怕担责,错过最佳救助老人的时间,待他打算折返救助老人时,老人已被小黎所开车辆辗轧。

案件真相大白,程某和小黎共同承担事故全责,均被刑事拘留。在证据面前,肇事逃逸必然是作茧自缚、加重处罚。

Q:本案中程某与黎某(小黎)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王某死亡的结果,他们的行为在法律上分别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A:黎某(小黎)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事故发生后肇事逃逸,其无证驾驶和肇事逃逸的行为都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她(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程某和黎某(小黎)的行为共同造成了王某死亡的最终结果,因此两次碰撞应合并认定,程某和黎某(小黎)共同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王某无责。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