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这么多钱改造,远不如之前好用!”
11月17日,有旭东路鲜生优选(原名“旭东路农贸市场”)商户,拨打贵州都市报的热线电话96811反映:该市场存在摊位短、窄,摊位台面过高、地下通道排水不畅、半成品区玻璃柜过低且不是纱窗等多种不人性化的问题。
市场外观。
当天下午,记者实地走访了市场。
半成品区玻璃柜太矮、半封闭
半成品区的商户告诉记者,商场统一定制的放在摊位上的玻璃柜不好用。
首先,玻璃柜净空高度不够,只有45厘米左右。他们往玻璃柜里放置和取拿食品不方便。应该需要达到80多厘米到90厘米。玻璃柜空间不够,也影响顾客找食品,顾客得低下身子,才能看清玻璃柜里的食品。
玻璃柜垂直空间不够,顾客得弯腰、低头,才看得见里面的食品。
其次,玻璃柜三面用玻璃封闭,里面不通风、透气不畅。热菜一放进去,水汽就笼罩在玻璃上,顾客无法看清玻璃柜里卖的食品。水汽很快凝结成水,滴到菜里,既影响菜品外观,也容易加快热菜腐烂。
不仅如此,商户从玻璃柜顶把食物递给顾客也很不方便,只有从摊位里走出去递。
如果面对顾客的这一面,有可推拉的纱窗,顾客可以拉开纱窗,翻看食品。而且,纱窗通风、透气,可以尽快把蔬菜,尤其是热菜的热气和水汽排走,保证菜品的外观和保质。这样,商户把称重和包装好的菜品递给顾客,也很方便。
玻璃起水汽后,顾客不容易看清里面的食品。
鲜肉区摊位平台高、长度不够、宽度窄
而鲜肉摊区的商户们,更是有一肚子话要说。
他们反映的第一个问题是,改造前,摊位离地高度是70厘米左右,大家扛半边猪肉往摊位上放,不太费劲,一个熟练的女性都可以操作。现在摊位离地高度达92厘米,往摊位上扛猪肉费劲。除了个子1.7米以上的年轻小伙,大多数商户都没法一人把半边猪肉扛上去。
鲜肉区商户反映,摊位离地高,摊位的长度和宽度都缩水。
摊位离地高了,他们切割和砍骨头也会非常费劲。大多卖肉的商户都是女性,个子不到1.6米,她们在摊位里放了一个小凳子,踩在上面操作。而凳子容易踩翻摔倒,此前已经发生过几次,幸好受伤不重。
鲜肉区商户们在里面搭凳子增高,容易踩翻。
另外,摊位尺寸不够,改造前的长度是2米左右、宽度1米左右,改造后的长度大多在1.5米、宽度只有80多厘米。这个宽度,把半头猪横着摆在摊位上,会前后空出一部分。切割时,一不小心,肉就会掉到地上。尺寸缩水后,他们很难把一头猪的肉在摊位上摆放完。
摊位面积缩水,摆不了多少猪肉。
摊位台面太高和摊位面积的大幅缩水,对于商户来说,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商户们说,以前的摊位面积大概是2米×1米=2平方米,现在大概是1.5米×0.8米=1.2平方米。
每月摊位租金上涨了
旭东路鲜生优选市场。
采访中,商户们还反映了一个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改造后,每个摊位的月租金上涨了,之前多数是500多元到600多元。除了鲜肉摊,绝大多数摊位租金不到700元。
改造后,摊位租金明显上涨。鲜肉摊一般在1000元以上,最高的为1280元。蔬菜摊区也普遍涨到700多元,低于600元的极少。
其他问题也不少
采访中,商户们还反映,这个市场还存在下水道设计不科学的问题。正常下水道应该是里面高、外面低,这样水可以自然排放到市场外面。但这里的部分下水道是里面低、下面高,导致污水、臭水堵在下水道里。温度高时,发出恶臭。
还有商户反映,市场外面设置的隔断也不科学。原本是隔断摩托车、电动车等驶入的,两个隔断间的空隙很小,如果有顾客推着婴儿手推车,根本无法从隔断间的空隙通过。
商户说,市场外这个隔断间空隙太小,婴儿车无法通过。
还有一个问题,市场厕所里的蹲位宽度不够,胖一点的人,根本蹲不下去。
另外,有不少商户反映,市场晚上8点半关门的规定,也不科学。这个市场处于城郊结合部,住在这里的住户或租客,白天大都需要外出工作或做生意,回来一般都八九点了。这时,市场关门了,他们不好买菜。此前就出现过一次,有一天,一个鲜肉摊在关门前几分钟,卖出了10多斤的猪肉。如果把关门时间推迟一个小时,将会方便更多顾客。
听完商户们的反映,记者打听到市场一蒋姓负责人的电话。听到记者说“商户们反映市场有些不人性化的地方”,男子语气很不好,没听完记者讲话,就挂断了电话。
几分钟后,记者接到一个电话号码显示为“湖南”的电话。电话里,男子自称是这个市场的负责人。男子首先仔细询问记者的身份。记者如实告知后,男子语气很不快的说,没有这么多不够人性化的问题,是一些商户故意捣乱,还让记者“不要商户反映什么,就写什么。”记者告诉他,记者本人在现场,他可不可以来现场听听商户们的意见?男子同样很快挂断了记者电话。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