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乡马鞍山过年了。
其实我一直对过年回家这件事儿有点犹豫,从温暖如春的深圳奔赴屋内也要穿棉袄的湿冷安徽,除了气候不适应以外,还害怕假期有点无聊。
然而这一次回乡给了我很大触动,互联网基因的引入使得家乡的文化旅游消费升级,这里的人们正在享受便捷低价的精神文化消费,与北上广深的文化生活差距逐步缩小。
不做“房奴”精神消费热情高
我的故乡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接壤南京,一个“因钢设市”的三四线城市,很多人甚至分不清它和鞍山的区别。
与深圳一样,它也是个移民城市,当年支持马钢建设的全国各地人们来到这里。只是若干年过去,它并没有像同是移民城市的深圳那样跻身一线城市,文化生活也似乎没有一线市丰富多彩。
记忆里,儿时的春节就是拎着年货走亲访友,给长辈们拜年,从初一拜到初七,一天甚至跑两三场。大人们凑上几桌麻将,孩子们欢跳着放爆竹,小时候的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好无聊地对着电视机一遍一遍看春晚,直到把相声小品的台词都背下来。
自从考去外地念大学后,春节回家便有了新内容——同学聚会。但随着同学们工作、结婚、生子后,过年一聚也变得奢侈起来。
可是,春节不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节日吗?
这一次,我对于回故乡过年这件事情没有太多心理预期。但当我抵达南京南站,换乘高铁,仅用18分钟就来到马鞍山东站时,感觉惊喜正汹涌而至。
我用滴滴迅速叫到了一辆出租车,去市中心新开的星巴克写作,用美团团购餐饮和家人聚会,用大众点评买代金券和亲戚们K歌。在某种意义上,我找到了深圳的影子。
当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搭建好之后,信息网络带来的变化显然比任何渠道传播速度都快。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降低了消费成本,促使人们消费升级。
三年前,当我教身边的亲戚们用手机淘宝时,他们还在操心流量产生的费用会不会比淘宝上的物品更贵。今年,他们已经习惯了在手机上看各种小视频,还在年三十把我拉进微信群要我发红包。
认真观察了一下他们手机里的APP,从微信到滴滴,从京东到支付宝,从饿了么到大众点评,一个都没少。除了这些,还有各种游戏和消遣用的短视频。堂妹们甚至比我还熟练地运用图片软件美颜我们的合影。
人均月收入五千多,商品房均价五千多,一个月工资能买一平米房子——这在深圳想都不敢想。我定居在家乡的同学们人人都有房,在这样一个房价收入比全国名列前茅的宜居城市,不做“房奴”的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热情高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年初一晚上十点,我和先生走进影院看贺岁档电影,竟然座无虚席。
“文化大餐”高贵不高价
三年前,马鞍山还是南京人的“后花园”,一到周末,大量的南京人开车来这里“泡澡”,吃农家乐。而本地人则很少有机会出去游玩。
这两年多来,情况发生了逆转,我身边的亲友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车。因为交通工具普及获得的自由,以及区划调整和长江大桥的建成,“因钢设市”变成了“以港兴市”,“江东第一城”开启了“拥江发展”,家乡人民出行的视野陡然阔达起来,形式也丰富起来。
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开始讨论开车去哪里过年,南京太近了,黄山和皖南去过了,要去更新奇的地方。去近郊的濮塘地区吃一顿农家饭也是很好的选择,整个濮塘已经签给一个旅游集团,将进行大开发。
周边游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年初五,闺蜜和我自驾两辆车带着三家孩子去芜湖的海洋公园游玩,路程三十多公里。闺蜜办了张年卡,常带娃来逛,“有了车之后生活半径拓展了,可以带着孩子经常出去玩,生活悠闲舒适,幸福感比你们一线城市还高。”
当然,本地的文化旅游活动也少不了创新。表妹说,你去采石矶公园还是上小学那会儿吧,这些年修整一番美丽很多。我正准备打开手机上APP看看有没有团购票,表妹甩来一个微信公众号链接,马鞍山宣传文化部门开展了“红红火火过大年”文化旅游惠民季活动,20000张景区门票大派送。
我看了就笑,你傻啊,这种求关注的号多了去了,我在深圳就被一些无良公号骗过。表妹瞪着我说,你才傻好吧,1月23日我刚刚去马鞍山市大剧院看了俄罗斯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天鹅湖》,就是政府推出的春节文化惠民消费活动,票价10元。
轮到我目瞪口呆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在我小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票价搁深圳估计得好几百元。
按照表妹推荐的公号链接,我顺利拿到了采石矶公园门票,领着一家人登高眺远。正月初一,公园里游人如织,还有不少外地车牌进出。
这大大刷新了我对家乡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文化推广调动群众积极性,通过政府补贴让一些高贵不高价的“文化大餐”走近市民,这些玩法紧跟时尚潮流,家乡与一线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差距正逐步缩小。
看演出节目可以自主“点菜单”
带着外地女婿回家,自然少不了看特色演出。安徽当地最有名的当属黄梅戏,可是去哪里看呢?朋友圈里有人分享了马鞍山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上一篇《我的节目你做主——市文化馆春节广场文艺演出节目任你选》的投票。里面罗列了十几个节目单,想看什么节目可以点击投票,这里面就有黄梅戏《夫妻观灯》。
为什么要让观众参与投票?我找到相识的马鞍山市文化馆馆长陈学明。他告诉我,这是马鞍山推出的一项文化供给侧改革。简单来说,老百姓喜欢什么,文化供应方不一定摸得准,通过群众互动方式,让老百姓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点菜单”,让“文化大餐”精准投放,更美味可口。
我问陈馆长,只是三年没回家乡,为什么感觉家乡的文化旅游有了质的飞跃?陈馆长说,这几年互联网基因已经渗透进了城市的文旅活动。
比如,之前很多学舞蹈的外地大学生寒暑假来市文化馆的排练厅练习,得通过熟人打招呼;现在,进入市文化馆官方网站,点击“预约服务平台”就可以免费预约排练厅。同时,年底各单位新春节目是个高峰,市民也可在市文化馆官方网站选择辅导预约,声乐、戏曲表演、摄影、美术等各项目专业老师会下基层免费辅导。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文化馆专业的舞蹈老师对广场舞大妈进行辅导时,有些大妈从村镇里包车过来学习,中午就在这儿吃盒饭,学习热情特别高。”陈馆长说,为了方便更多广场舞大妈学习,他们在一些基层文化站安装了远程视频,不用包车来现场,也可以和老师们实时互动了。
正月初三下午,我和先生来到文化馆广场看演出,其中就有我投票的经典黄梅戏《夫妻观灯》,这是他第一次现场看黄梅戏。
这个春节,是我在家乡度过的最充实的春节。
有研究表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是未来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量。在家乡,这个观点得到了印证。可喜的是,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把消费升级转到了精神文化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进步。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