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泸州合江男子李某使用手机上网时,误点了网页上一不明链接,导致手机感染木马病毒,接着发现自己被盗刷了8000元,且手机还陆续收到刷卡消费信息。合江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接报后,迅速拦截,仅用10个小时就为李某快速止损,找回了被盗刷的8000余元。
前不久,市民李某使用手机上网时,误点击了网页上的一个不明链接,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对劲。谁知他的手机悄悄地就被感染木马病毒,手机内的所有短信、照片、个人身份信息等等内容被对方全部拦截。
随后,对方在网上冒用李某的个人身份信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平安付”、“网银在线快捷支付”、“招行一网通支付”等网络支付平台开通业务,并绑定了李某的银行卡。几天后,李某忽然发现手机陆续收到银行卡消费信息,一连串的消费金额数字让李某差点晕了过去,银行卡内几千元的存款就这样“哗哗”流走了,且消费短信还在不停发送过来, 李某赶紧到合江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报警求助。
为避免李某的损失继续扩大,及时止付是关键。为争取时间,民警在征得李某同意后,立即与 “支付宝”、“平安付”、“网银在线快捷支付”、“招行一网通支付”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客服取得联系,提出立即终止继续支付的申请、同时,民警迅速赶往银行调取李某银行卡流水账目,第一时间向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提供给相关的证据材料,并查询相关账号信息,寻找资金去向。通过多方努力,仅用10个小时时间,成功拦截支付,并将李某银行卡中被盗刷的8000余元全部追回。事后,李某回想起自己误点的链接,这才明白自己是如何中招的。
日前,李某再次来到合江县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当面感谢民警及时为自己挽回经济损失。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警方介绍,近年来,银行卡被异地盗刷的案例层出不穷,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超,通过发达的网络及不法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窃取市民信息。那么,如何才能防止银行卡被人盗刷呢?合江警方建议,当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支付平台盗刷银行卡后,务必第一时间联系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止付,并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并注意保存好汇款、转账时的凭证、手机支付短信等证据。
同时,民警提醒市民,上网浏览时,不点不明网页链接,不回复陌生短信验证码,电脑、手机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杀毒。同时要养成储蓄消费的好习惯,存款单独使用一张卡,消费另外单独使用一张卡,消费卡内一般不要多存钱,最好按需存入,而储蓄卡最好不要用于日常的刷卡消费。喜欢网购的朋友,尽量不用自己工资卡、积蓄卡用于网上绑定消费,这样即便是遭到盗刷,损失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还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警方称,上网时也要多个心眼,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